本報記者 周尚伃
見習記者 于宏
從搶占分倉到生態重塑,券商研究業務正經歷戰略轉型期。在行業競爭格局深度重構的當下,人才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要素,已成為券商研究業務突破發展困局的關鍵變量。
近一年來,券商分析師人數同比增長超15%,眾多券商研究所積極采取外引內培的綜合策略,不斷優化研究團隊結構,提升研究實力,致力于構建研究業務護城河。同時,各大券商也紛紛推出多樣化舉措,探索研究業務的轉型路徑,最新戰略打法逐漸浮出水面。
人才格局重塑
明星分析師流動頻繁
從備受市場關注的分倉傭金情況來看,Wind資訊數據顯示,2024年,券商共實現分倉傭金收入109.86億元,同比下降34.74%。在收入面臨較大壓力的情況下,券商研究所正加快探索業務轉型路徑,并通過外引內培“組合拳”持續壯大研究團隊陣容,積極吸引高素質人才,賦能研究業務發展。
在外引方面,今年以來,證券行業明星分析師的流動現象愈發頻繁,多位行業知名分析師選擇轉會。例如,4月15日,知名經濟學家洪灝正式加盟華福證券,擔任華福國際CEO兼首席全球資產配置官。據記者了解,近年來,華福證券將“人才突圍”確立為公司發展戰略的重要一環,全力推進人才能力建設,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力度,不斷完善研究體系與布局。
3月份,原中信建投策略首席分析師陳果加盟東方財富證券,擔任東方財富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策略官。陳果表示:“隨著社會各界的資產配置與財富管理需求與日俱增,資本市場進一步發展壯大,各類投資者對投資策略的需求會越來越深層化、多元化與系統化。東方財富證券策略研究團隊將立足于基本面和量化,依托科技賦能,將深度研究與大模型技術相結合,真正為投資者貢獻價值。”
國金證券同樣大力引進專業人才,在短短一個月內迎來兩位首席分析師。3月份,原天風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宋雪濤加入國金證券,任職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宏觀首席分析師;同月,原國投證券研究中心總經理助理、固收首席分析師尹睿哲加入國金證券,擔任首席資產配置官、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固收首席分析師。
除了邀請外部人才加盟,內部自主培養也是券商研究所選拔領軍人物的重要途徑。在內培方面,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現任申萬宏源研究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策略首席分析師的王勝將升任申萬宏源研究所所長。去年12月份,天風證券研究所原副總經理唐海清升任天風證券研究所所長。
對于內培的優勢,上述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申萬宏源研究所本次內部提拔精兵強將,是結合市場環境和業務需求做出的選擇。近年來,該所不斷加強后備干部選拔力度,動態管理后備干部庫,各層級干部隊伍進一步年輕化,后備干部隊伍平均年齡也逐年下降,不僅顯示出其在培養年輕干部方面的成效,也為控股公司和自身的發展儲備了強大的人才力量,夯實了團隊可持續發展根基。
分析師數量增勢顯著
提升研究硬實力
記者深入剖析行業人才流動情況發現,不僅明星分析師流動加劇,行業分析師從業人員總數也呈現顯著增長趨勢。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4月28日,證券行業分析師從業人員數量為5606人,較上年同期增加762人,增幅為15.73%。
目前,行業內有20家券商分析師人數超100人。中金公司以337位分析師的數量位居榜首,緊隨其后的國泰海通擁有294位分析師,中信證券、興業證券、中信建投的分析師人數分別為266人、170人和167人。
與上年同期相比,有67家券商分析師人數實現了增長,其中有25家券商分析師人數增幅在30%以上。具體來看,一年來(2024年4月28日至2025年4月28日),除了因合并重組導致分析師人數大幅增加的國泰海通之外,分析師人數增加最多的券商為中信證券,增加了76人,增幅為40%;其次是華福證券,分析師人數增加47人,增幅達82.46%;浙商證券、東吳證券、中信建投、西部證券分析師增加人數均在30人以上。值得關注的是,部分券商在近一年時間內大力發展研究業務,實現了分析師人數的大幅增長。截至4月28日,東方財富證券、華源證券的分析師數量較去年同期分別增加46人、42人,增幅分別高達306.67%、700%。
“高質量人才隊伍的建設已成為券商研究所推進業務轉型、提升專業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抓手。”盤古智庫(北京)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余豐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面對市場環境的變化,券商研究所需持續提升研究硬實力,做深做實在細分產業賽道的特色化研究,探索研究業務多元化服務模式,多維度發揮研究業務價值,才能在日漸加劇的行業競爭中打開自身生存發展的空間。
在研究業務布局方面,近期,不少券商披露了獨到的發展戰略。例如,東吳證券研究業務將深化“產業深耕+區域賦能”核心戰略,持續提升研究能力,進一步擴大上市公司研究覆蓋面,鞏固在長三角區域及新興產業領域的特色化研究優勢,提升在機構客戶中的影響力,并加強研究所對公司各業務條線的支持。東方財富證券則將加快研究業務發展,廣納優秀人才,依托科技賦能,聚焦新質生產力領域,積極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提供助力。
面對分倉傭金規模下滑帶來的行業競爭加劇和經營壓力,國金證券研究所搶抓數字化轉型機遇,推進“構建數字化體系,賦能立體式研究”戰略,同時積極拓展保險、私募、銀行等客戶;不斷優化“國金證券研究服務”線上平臺,提升對私募客戶和高凈值客戶服務的覆蓋效率。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