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機構助力構建“長錢長投”生態
本報記者 昌校宇
當前,距離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新‘國九條’”)已滿百天。
作為資本市場的新施政綱要,新“國九條”為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制定了行動指南。在安排部署“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時,特別提到公募基金,強調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這個“基本盤”,并就具體操作方式給出明確指示。
100天來,公募機構積極響應文件要求和市場需求,通過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補齊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圖譜、提高投研和綜合服務能力、穩定投資者回報、降低基金費率水平等方式引長錢、聚活水,助力資本市場構建“長錢長投”生態。
加強綜合服務能力
提升引領力正當時
新“國九條”明確,“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持續壯大長期投資力量”。其中要求,建立培育長期投資的市場生態,完善適配長期投資的基礎制度,構建支持“長錢長投”的政策體系。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大幅提升權益類基金占比。
泰信基金總經理張秉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長期資金來源穩定、行為規范、運作專業,是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的重要基礎之一。”
與中長期資金同向同行一直是公募基金在行之事。鵬揚基金副總經理李凈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新‘國九條’既肯定了公募基金吸引長期增量資金的作用,也對行業加強服務中長期資金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當前中長期資金入市情況如何?公募基金又承擔著何種角色?據證監會披露,去年年底,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共持有A股流通市值16萬億元,5年增長1倍多,持股占比從17%提高到23%。其中,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5.1萬億元,持股占比從4%提高到7.3%,已成為A股市場最大的專業機構投資者。
不過,中長期資金雖整體保持凈流入,實現與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但當前資金總量仍顯不足,“長錢長投”的生態沒有完全形成。其中,公募基金作為資管行業權益投資的代表,截至今年5月末,管理規模已超31萬億元,而權益類基金(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的規模僅6.8萬億元,權益類產品占比不高,市場引領力不足。
因此,如何進一步做好中長期資金的投資管理與培育轉化,助力“長錢長投”生態建設,成為擺在各家公募機構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完善權益產品線
強化逆周期思維
新“國九條”強調,建立ETF快速審批通道,推動指數化投資發展。全面加強基金公司投研能力建設,豐富公募基金可投資產類別和投資組合,從規模導向向投資者回報導向轉變。
為做好長線資金管理者、給資本市場培育更多中長期投資者,各家公募機構迅速行動,從布局權益類基金、強化逆周期思維、提高投研能力等方面精準發力。
其中,不少公募機構聚焦完善權益產品線鋪設,以適配更多中長期資金的投資需求;另有部分公募機構多策略布局指數基金,還把指數化投資定為公司的重要戰略。
例如,泰康基金正積極布局權益產品線、補齊ETF產品圖譜,力爭為中長期資金的入市提供豐富的投資品類支撐。博時基金正在打造“三個全”(全資產、全球市場、全策略主題)的指數產品,以滿足“長錢”“穩錢”多元資產配置需求。鵬揚基金則制定了符合保險資金等“長錢”需求的投資策略,并把搭建類型多樣、主題豐富的ETF產品矩陣定為公司戰略布局。
公募機構開足馬力布局權益類基金,數據層面已有明證。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新“國九條”發布以來,截至7月21日,新發行的權益類基金達227只,較去年同期同類產品的發行量增長15.23%。此外,從占比情況看,權益類基金發行數量占年內總發行基金數量的比例達33.78%,較去年同期同類產品發行比重的30.17%有所上升。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師汪璐建議:“公募機構還可加速布局養老FOF(基金中的基金)相關產品等,增加長期且穩定的資金來源。”
以前,權益類基金的發行具有較強的順周期性,常在熱點行業估值和情緒高點時“上新”產品,但高位入場的投資者往往很難獲得較好收益和投資體驗,導致“愿意來”的中長期資金“留不住”。
采用“低谷敢布局,高峰有節制”的逆周期布局策略成多家公募機構共識,尤其是在當前市場低位下積極布局未來,可引導投資者遵循價值投資的理念借“基”入市,在長期持有中分享經濟和市場的紅利。
據格林基金產品與創新部總監周鐵晨介紹:“在A股盤整期,公司分別于4月份和5月份成立了一只混合型基金,未來還計劃發行一些相關股票指數產品。”匯百川基金則是今年新獲批展業的公募機構,基于逆周期布局可以優化基金長期表現的考慮,在近期啟動了旗下第一只混合型基金的發行工作。據該公司介紹,后續還將持續加大逆周期布局力度。
在當好長線資金操盤手、促進投資行為長期化的同時,如何為投資者帶來長期穩定的回報也是各家公募機構在思考的問題。大家在新“國九條”的條文中找到“最優解”:在以投資者回報為導向的基礎上,不斷夯實投研體系建設,持續豐富產品可投資產類別。
提升投資者獲得感,離不開穩固的投研基本盤。中歐基金介紹:“作為中長期資金的主要受托管理人,公募機構持續精進投研能力。在投研體系方面,正走向團隊化、平臺化、一體化;在研究覆蓋方面,努力對宏觀、策略、行業和公司實現全覆蓋;在人才梯隊方面,進一步提高投研人員占比,完善投研人員梯隊培養計劃,做好投研能力的積累與傳承。”
在金鷹基金權益研究部基金經理助理金達萊看來,要做市場穩定器而非情緒放大器,當前公募機構更注重綜合評估投資行為的風險收益比,以提升投資收益的穩定性;也更重視長期趨勢在投資組合中的敞口體現,以降低投資決策受到短期市場情緒和交易因素的影響程度。
同時,為更好地滿足投資者對于多樣化投資工具的需求,公募機構也在積極探索。李凈建議:“可擴大衍生品在公募基金的投資運用,以對沖市場風險,為中長期資金提供更符合其需求的投資策略和產品,這有助于通過形成更加平穩的持有體驗,鼓勵更多短期資金的行為長期化。”
調降費率、簽訂協議
落實降費降傭
新“國九條”強調,穩步降低公募基金行業綜合費率,研究規范基金經理薪酬制度。
2024年7月8日是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工作方案出臺一周年,各項相關工作舉措取得階段性成效。證監會表示,下一步將按照既定工作部署,扎實有序推進后續公募基金降費工作,同步出臺配套支持性政策措施,推動公募基金行業更好踐行高質量發展。
《證券日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各家公募機構已基本完成適當降低旗下主動權益類基金費率的工作,多家頭部機構旗下的部分ETF產品費率已相繼調降。公募機構也在7月1日前與合作券商完成了公募降傭背景下新的費率協議的簽訂。
比如,泰信基金就是“降費團”的一員,其旗下部分權益類基金的管理費率從1.2%降至0.6%。張秉麟介紹:“公募降費有效解決了‘迷你基’問題,顯著降低投資者基金投資成本,增加其收益空間;而交易傭金較大比例的調降,也維護了基金持有人的長期利益。”
對于即將到來的規范基金銷售環節收費及其他配套改革措施,周鐵晨表示:“格林基金已在做相關準備工作,方便后期業務順利推進。”
落實長周期業績考核,實現基金經理與投資者長期利益一致性是多家公募機構的共識。其中,泰康基金正持續優化與產品風格定位相匹配的業績考核體系,完善對基金經理的中長期收益考核。
在積極響應監管要求的同時,部分公募機構也對“長錢長投”的政策環境持續優化抱有期待。
李凈建議:“接下來,可考慮從完善長期資金入市機制、提供更豐富的入市載體兩方面入手,為資本市場引入持續的‘長錢活水’。其一,建議完善養老金入市機制,要求一定比例的資金通過公募基金直接投資權益市場,同時著力加大稅收優惠力度。其二,建議適當調整中長期資金對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的限制。其三,建議建立一個更加完善的指數化投資生態體系,并完善配套政策。”
20:25 | 華業香料:第五屆監事會第六次會議... |
20:25 | 華業香料:第五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 |
20:25 | 華夏銀行:第九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 |
20:25 | 華通線纜:累計回購公司股份588萬... |
20:25 | 華潤雙鶴:子公司部分產品獲得藥品... |
20:25 | 華建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辭職 |
20:25 | 華光環能:4月16日回購公司股份115... |
20:25 | 紅相股份:關于取得發明專利證書的... |
20:25 | 紅棉股份:公司本次股份回購期限已... |
20:25 | 弘宇股份:5月8日將召開2024年度股... |
20:25 | 航宇微:關于延期披露2024年年度報... |
20:25 | 航發控制:4月28日將召開2024年年...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