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證監會等部門《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促進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一專門針對期貨市場的綜合性文件,系統全面部署了加強監管、防范風險、促進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等多個方面的戰略舉措。
近日,南華期貨向記者表示,期貨公司作為期貨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體企業參與期貨交易的重要紐帶。期貨公司應當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在弘揚誠實守信、以義取利、穩健審慎、守正創新、依法合規的基礎上,利用好期貨工具對大宗商品價格的發現作用,幫助實體企業防范化解經營風險,更好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強化經營監管
健全風控體系
南華期貨認為,作為連接實體企業和期貨市場的橋梁,期貨公司必須建立清晰的治理結構和規范的治理體系,強化自身管理能力、內控能力以及精細化管理能力,規避系統性風險,堅持正確的方向指引,聚焦主業,以確定性管理不確定性,確保客戶利益不受侵害,從而更好地服務實體企業。
南華期貨表示,公司根據《期貨和衍生品法》等法律及監管規定,制定《風險管理辦法》《經紀業務風險控制管理制度》等多項風險管控制度;建立“董事會-經營管理層-風險管理職能部門-業務部門”四級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構筑由業務部門、職能部門以及審計部門組成的嚴密有效的全面風險管理“三道防線”;實施垂直風險管理方案,細化完善了制度建設、限額管理、指標監控、壓力測試等子公司風險管理要求;按照《反洗錢法》等要求,構建完善的反洗錢制度體系,成立反洗錢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履行反洗錢義務,落實金融機構反洗錢責任。
未來,南華期貨將秉承穩健審慎、依法合規的經營原則,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構筑全面安全的風險管理體系,確保全公司經營活動監管全覆蓋。
依托自身優勢
開展鄉村振興
南華期貨稱,期貨公司應依托自身專業優勢,在國家或省(區)劃定的鄉村振興基地,對接相關幫扶項目,通過黨建下鄉、產業幫扶、教育幫扶、消費幫扶、知識幫扶、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幫扶以及愛心捐贈等多種幫扶形式,承擔起鄉村振興的重任。
南華期貨表示,公司積極推進與鄉村振興工作地的結對幫扶協議簽署工作;通過“保險+期貨”模式為多種農產品提供價格保障服務,輻射范圍達17個省及自治區,助力海倫等地脫貧摘帽;幫助涉農企業設立期貨交易所交割倉庫,更好滿足企業交割需求;為涉農企業和農戶提供各類咨詢服務,舉辦期貨專業知識培訓會,提高相關主體的投資專業度和風險管理能力;直接采購原貧困地區農特產品,幫助相關主體設立電商銷售平臺,通過消費幫扶的形式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問題,實打實提高農民收入;積極開展貧困地區教育幫扶工作,出資成立慈善信托基金,資助貧困學子求學,錄用幫扶地區畢業生,支持農村人口就業創業,幫助相關群體提高就業競爭力;積極開展黨建下鄉工作,同幫扶地黨組織簽署黨建共建協議并開展聯建活動,以鄉村組織振興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未來,南華期貨將以產業幫扶為主要錨點,全面推進消費幫扶、教育幫扶、知識幫扶和黨建下鄉,特別是“保險+期貨”項目的推進工作。將持續挖掘自身專業潛力,創新產品供給,提升投保賠付率,增強“保險+期貨”項目運營效果。盡南華之力,解農戶之憂,讓“保險+期貨”模式功能不斷壯大,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期貨力量。
緊抓實體需求
創新服務模式
我國實體產業眾多,涉及品種也十分廣泛,隨著產業升級和宏觀環境變化加快,實體企業對風險管理需求愈發強烈。同時,對實體產業企業而言,僅有標準化合約的期貨市場,難以滿足眾多個性化、非標準化的商品風險管理需求。南華期貨表示,期貨公司需要與時俱進,準確掌握實體企業風險管理需求發生的變化,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服務工具和服務系統,從而更好地為實體企業經營保駕護航。
據了解,近年來,南華期貨緊跟國家戰略發展規劃,把握實體經濟需求變化,探索出一系列服務實體產業的新方式。公司設立業內首家場外衍生品部門,并創新探索場外期權業務模式:南華資本與上海鋼鐵交易中心合作,完成了現貨平臺與場外衍生品工具的嵌入式融合,從電話詢價、微信群詢價到電子化平臺的詢價交易模式,南華期貨完成了場外業務交易模式的變革。場外衍生產品結構也從簡單的歐式期權、價差期權拓展到更為復雜的奇異期權,累購累沽期權,含權貿易,滿足了實體企業風險管理的多樣化需求。
同時,公司為應對實體企業更為豐富多樣的風險管理服務需求,以科技賦能,尋求信息處理、服務標準化和期貨人才培養等方面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公司推出了投研服務一體化平臺,標志著南華期貨在投研數字化轉型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該平臺不僅優化了期貨研究工作流程,提高了效率,還通過自動化技術實現了研究成果的即時分享,加強了市場響應能力,并為企業提供了更精準的決策支持。
南華期貨表示,通過上述種種創新舉措,公司不僅成功壯大了場外業務規模,同實體企業的合作也日漸緊密。未來,公司將持續推進場外衍生產品的開發和探索,不斷豐富實體企業對沖價格風險的工具池,提升其風險管理和穩健經營的能力。我們將始終圍繞產業客戶需求,在夯實現有數字化成果的基礎上,積極部署和推進金融行業數字化和智能化的轉型升級工作。
推行對外開放
提升國際影響力
持續擴大高水平制度型開放。作為一家具有全球視野的期貨公司,南華期貨一直以來都立志于打造國內外領先的以衍生品業務為核心的金融服務機構。海內外產業機構利用南華期貨和橫華國際旗下的多個金融服務平臺,依據其不同的業務屬性,參與到不同地區、不同種類、不同計價貨幣的衍生品風險管理業務中去。
南華期貨表示,公司的產業客戶不僅包含了一些積極外拓建設“一帶一路”開發的國內企業在海外的分支機構,也包含了一些海外產業機構在國內期貨衍生品市場的業務布局。吸引海外企業走進來,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公司在金融衍生品服務領域,亦已實現了這樣的“雙向奔赴”。
在金融期貨領域,推進國內金融期貨品種的對外開放。目前,在海外發達經濟體相對成熟的衍生品市場中,金融衍生品成交活躍,產品類型也更為多樣與豐富。研究國內金融期貨品種逐步對外開放有助于進一步推動國內金融衍生品市場建設,豐富投資者結構和完善投資品種,也豐富了外資參與國內金融市場的途徑和渠道,為其開展對沖策略,與其在現券市場的持倉形成配合提供了制度基礎。
(編輯 喬川川)
11:51 | 海南證監局廣泛走訪上市公司 排憂... |
11:42 | 直線拉升!現貨黃金再創新高 |
10:47 | 官方回應:堅決反對! |
10:31 | 重磅!事關服務消費48條舉措,9部... |
09:40 | 一線城市房價環比上漲! |
09:23 | 安永發布《中企出海白皮書——醫藥... |
23:49 | 緊抓半導體市場復蘇機遇 韋爾股份... |
23:49 | 勁仔食品持續推動健康大單品戰略 ... |
23:49 | 多元化業務協同發力 浙江龍盛去年... |
23:49 | 國電電力去年凈利潤創新高 擬派發... |
23:49 | 金價上漲疊加產能擴張 多家黃金上... |
23:49 | 東北制藥:2024年歸母凈利潤增長1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