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科創板的打新者來說,其在不同行業、市盈率上也將面臨新的投資抉擇。在業內人士看來,由于科創板在漲跌停制度等交易機制環節與傳統市場存在差異,這也將對一級市場的申購策略有效性帶來潛在影響。
本周(7月8日至7月12日)的新股發行數量,對A股來說幾乎是史無前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統計發現,本周的5個工作日內A股市場共有多達22只新股即將啟動發行,這一奇觀的出現,與前期科創板公司的密集注冊并將發行日期確定在本周有關——在22家擬發行公司中,科創板公司數量就多達21家。
記者采訪了解到,面對當周的科創板發行機會,不少買方機構早于1-2月之前就做足市值準備,并枕戈待旦籌備新股申購事宜。
對于科創板的打新者來說,其在不同行業、市盈率上也將面臨新的投資抉擇。在業內人士看來,由于科創板在漲跌停制度等交易機制環節與傳統市場存在差異,這也將對一級市場的申購策略有效性帶來潛在影響。
眾機構摩拳打新
多達22只IPO項目的發行時間落在本周之內。
如此多的擬IPO公司集中發行,主要與已獲成功注冊的科創板公司的密集發行有關,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上述22只IPO項目中除鴻合科技為主板企業外,其余21只均為科創板項目。
記者采訪獲悉,由于科創板企業受到較多市場關注,在本周圍獵科創板打新機會的投資者不在少數。
“之前我們就關注到7月份可能會出現科創板公司密集發行的情況,所以上個月就提醒客戶在配市值了。”西南地區一家上市券商營業部負責人表示,“從不少客戶的反饋來看,大家打新的積極性是比較高的。”
與個人投資者的積極申購相比,機構端的打新熱情有過之而無不及。
“基本上5-6月就通過量化的方式配好了市值等待打新的來臨,前幾只還沒有打中,但這次發行的數量多達21只,相應的概率也會提高。”北京一家私募機構負責人指出,“目前客戶對策略和機會的認可度也比較高。”
一些提供打新通道專戶業務的公募人士也在緊張忙碌。
“因為這一周密集發行的比較多,我們也在按照客戶的要求進行準備,為了增加打新概率,我們有的專戶后端直接對接了公司的公募產品,因為本身是有底倉的。”上海一家公募人士表示,“盡管關注科創板的資金會比較多,但是這一周的項目也非常多,所以成功打到的概率應該不低。”
買方機構的參與熱情與科創板的網下申購高占比不無關聯。
由于科創板70%-80%采用網下申購,而本周22只新股擬發行的26.80萬股中,屬于網下申購的部分多達22.28萬股,占比高達83.15%。
另據記者獲悉,部分買方機構內部正在加強交易流程管理,以防在新股密集申購的過程中重蹈銀河證券事故的覆轍。
日前,銀河證券在打中科創板公司天準科技后未能如期繳款,導致其自營賬戶被中國證券業協會拉入黑名單并限制為期半年的打新業務,銀河證券人士對此表示,未及時繳款公司自營團隊的交易事故有關,這也讓銀河證券成為迄今為止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被限制打新科創板的機構。
“我們從上到下都在梳理交易流程和交易規范性,嚴防出現這種低級錯誤,銀河出現問題可能只是自營賬戶錯過打新機會,對于公募、專戶等業務來說,錯過打新無疑傷害的是客戶的信任,對于公司的影響非常大。”上海一家大型公募機構人士表示。
周內新股觀察
雖然投資者的打新熱情高漲,但不可否認的是,科創板在發行價格和交易機制上的差異,仍然將給打新市場帶來新的變化。
例如,科創板的發行價雖然采取詢價方式確定,并突破了主板、創業板的23倍市盈率天花板,但最終發行價估值卻高低各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本周新股中,預估市盈率最高的是中微公司,達到119.19倍,其對應的行業平均市盈率僅為31.81。而預估發行市盈率較低的是中國通號,僅為19.06,而行業平均市盈率高達37.96。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通號也是此次科創板上市的企業中募資規模最大的,達到105億。
“因為發行規模大,導致潛在流通規模也比較高,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發行價的估值,如果復盤看主板、創業板的新股定價,也存在一些銀行、券商的大項目并沒有頂23倍天花板的價格發行的情況。”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師表示。
而在行業分布上,本周擬發行的企業中主要集中在半導體產業、軌道交通行業以及醫療器械行業,發行家數分別為3家、3家和2家。
其中3家半導體企業為安集科技,中微公司和樂鑫科技,分別募資3.03億元、10億元和10,。11億元,涵蓋半導體材料、設計、制造等環節;而中國通號、交控科技、天宜上佳3家軌道交通企業則分別是軌道交通全產業鏈、城市軌道交通和高鐵新材料領域的代表企業。
“此輪發行的企業比較集中,這也容易吸引對特定行業的資金開展組合申購。”上述分析師表示,“比如一些交通、集成電路、醫藥的主題基金就有可能把握這周的時間窗口進行投資,當然這相應的也有可能對存量市場的針對性行業帶來一定程度的吸血效應,特別是針對一些發行價不高、技術實力好的科創板公司,不排除有些基金通過打新的機會來調倉。”
這種行業資金在一、二級市場間的蹺蹺板效應似乎已在價格上有所反映。記者發現,7月8日當天“芯片國產化指數”大跌達4.46%,觸及半年線;“高鐵指數”大跌達3.86%,全部37只權重股全部以下跌收盤。
“不過這些打新資金也需要考慮科創板的交易機制,因為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之后按20%的漲跌停板進行交易,所以無論是換倉還是純粹的打新策略,都需要逐漸去適應未來的新交易機制。”上述策略分析師指出,“比如過去打新的紅利是基于限價和漲停板的彈簧效應,那么取消這些限制后,這些新股是否還能產生相應的回報,需要等待市場給出答案。”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