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歆
科創板7月22日鳴鑼開市,至今已經“滿月”。上交所8月21日晚間發布《關于科創板開市首月情況的答記者問》表示,科創板開市以來總體平穩,市場熱情度處于高位,投資者情緒逐步趨于理性,各項機制初顯成效。
市場走勢回歸理性
散戶交易占比89%
上交所表示,從總體走勢看,科創板開市以來經歷了充分博弈、震蕩上漲、回歸理性的過程,至今28家已上市科創板公司股價全部上漲,較發行價平均漲幅171%,漲幅中位數160%。
分行業看,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漲幅居前;中、小市值股漲幅高于大市值股。從個股表現看,波動在預期的合理范圍內。前五日無漲跌幅限制期,除首日外,僅2只個股觸發盤中臨時停牌,多數情況下股票漲跌幅在20%以內;實施漲跌幅限制后,個股漲跌幅進一步收窄在10%以內,僅4只股票出現漲停,累計5次。
從交易活躍度看,前期偏高,隨后趨于平穩。科創板首月成交額(含盤后固定及大宗)合計5850億元,日均254億元,占滬市比重為13.8%。目前換手率從開市首日的78%已穩定在10%-15%區間。從投資者結構看,近四成開通科創板權限的投資者參與首月交易。自然人投資者為科創板參與主體,交易占比89%,專業機構交易占比11%。未來,隨著新股供給常態化、投資者參與熱情趨穩,科創板估值將逐漸回歸理性。
兩融業務運行態勢良好
融券余量金額占比40%-50%
對于科創板兩融及轉融通的總體情況,上交所介紹表示,首月兩融業務運行態勢良好,兩融余額規模在逐步上升后趨穩。
截至8月20日,科創板兩融余額為60.32億元,占上市可流通市值(922.86億元)比例為6.54%。其中,融資余額為32.97億元,占兩融余額比例為54.66%,占上市可流通市值比例為3.57%;融券余量金額為27.35億元,占兩融余額比例為45.34%,占上市可流通市值比例為2.96%。首月融券余量金額占兩融余額比例基本穩定在40%-50%之間。同期,截至8月20日滬市主板兩融余額為4599.46億元,占上市可流通市值(27.68萬億元)比例為1.66%,其中融券余量金額39.42億元,僅占兩融余額的0.86%。
截至8月20日,科創板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以下簡稱證券出借)的證券出借余量為1.53億股、金額為45.74億元,占科創板上市可流通市值的4.96%。(下轉A2版)
同期,截至8月20日,滬市主板證券出借余量為1.25億股、金額為14.41億元,僅占上交所主板上市可流通市值的0.005%。
累計受理152家企業
市場化發行機制初步顯效
截至8月21日,科創板累計受理企業152家。從行業分布看,堅守科創板支持國家戰略定位,企業集中于“三個面向”“主要服務”“重點支持”“推動融合”等領域。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57家、生物醫藥34家、高端裝備28家、新材料14家、節能環保新能源及其他行業共19家。
從上市標準看,有129家、4家、1家、11家、4家企業分別選擇了科創板一至五套上市標準,另有3家企業選擇差異表決權/紅籌企業適用的第二套“市值+收入”指標,包容性特征體現明顯。
從財務狀況看,近三年平均收入復核增長率49%。
從研發情況看,近一年平均研發投入占比11.45%。總體來看,受理企業基本反映了我國科創企業的發展現狀,與現代科技公司具有的高成長、強研發、稀缺性發展規律相吻合。
從市場反饋來看,已上市的28家科創板公司發行價格符合市場大多數的預期。上交所表示,從靜態市盈率指標看,28家公司2018年扣非前攤薄后市盈率區間為18倍-269倍,中位數45倍;扣非后攤薄后市盈率區間為19倍-468倍,中位數48倍。從動態市盈率指標看,28家公司按照2019年預計每股收益計算的動態市盈率中位數34倍。絕大部分公司發行市盈率低于可比公司,也基本落于賣方建議估值區間內,符合市場預期。28家公司發行市盈率高低有別,體現了市場對不同行業、不同公司的差異化價值判斷。
從28家公司的定價情況看,科創板市場化發行機制初步顯效。通過提高網下機構占比、試行跟投制度、投價報告約束機制、剔除最高報價機制等措施,形成了相對理性、獨立判斷、壓實責任的發行承銷環境。目前,28家公司每個網下賬戶、每個投資者每次申購獲配金額中位數提升至39萬元、109萬元,是近3年現有板塊的37倍、62倍,有效加大了網下報價的約束。28家公司的跟投金額為0.26-2.1億元,絕大部分保薦機構定價時與發行人進行多輪博弈,體現了跟投效果。
監管開局良好
共發現8起異常交易行為
開市以來,上交所以提升科創板上市公司質量為目標,努力防止各種亂象在科創板發生。從實際情況看,信息披露秩序總體平穩,持續監管開局良好。
一是發揮科創板制度優勢。持續監管環節有多項重要制度創新,如簡化冗余信息披露、壓實保薦機構持續督導責任等,已經得到運用,并在提升信息披露有效性、澄清市場質疑、保障開市初期信息披露市場秩序中發揮了作用。
二是及時回應投資者關切。第一時間審核公司公告,針對個別科創公司的核心技術涉及專利訴訟,在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的指導下,會同相關派出機構,及時采取監管行動,督促公司向市場說清講明有關情況,并督促保薦機構發表核查意見,充分滿足投資者知情權、緩解市場擔憂。
三是做好信息披露監管服務。開市初期,組織完成首期科創板公司董秘資格培訓,明確規范運作和信息披露的“紅線”“雷區”。同時,與首批上市科創公司開展“一對一”溝通交流,面對面指導公司掌握信息披露業務,確保信息披露和業務操作“零差錯”。
在首批科創公司上市后,上交所根據《科創板股票異常交易實時監控細則》,加強對違法違規行為的監控,保障市場交易有序進行。整體來看,雖然投資者參與熱情高漲,但大多數投資者秉持了對規則的敬畏之心,“踩線”行為不多。期間,共發現8起異常交易行為,包括5起拉抬打壓股價類、3起虛假申報類異常交易行為,對9名個人投資者采取了書面警示的自律監管措施,其中8名投資者為超大戶。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