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胡艷萍
科創板對生物醫藥企業的吸引力越來越明顯。數據顯示,截至6月21日,科創板上市生物醫藥企業已經達到23家。此外,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包括康希諾生物在內的3家已經赴港上市成功的生物醫藥企業也準備回歸A股,實現A+H上市模式。
對此,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學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科創板較高的估值,可能是吸引創新藥企業回歸的重要因素。在疫情的帶動下,相關的科技創新醫藥企業的估值也在變高。”
政策東風頻吹 點燃藥企上市熱情
眾所周知,創新藥的研發特點是產品研發周期長、投入巨大、研發風險高,同時一旦藥品成功上市收益也很豐厚。但對于國內的初創型中小生物醫藥企業而言,由于沒有上市藥物,導致其長期處在虧損狀態,其融資渠道亟待開拓。
在科創企業上市層面,國家推出科創板和注冊制,重點支持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為創新藥企業大大拓寬了通往資本市場的道路。
此外,上交所發布《科創板企業上市推薦指引》要求保薦機構重點推薦生物醫藥等六領域企業。5月10日,央行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指出,將加大對醫藥企業研發投入的金融支持力度。
另外,科創板精簡優化的發行流程、較高的估值和對尚未盈利的科技創新企業的包容性,也是吸引了擬赴港交所上市的企業回歸A股上市的原因之一。
科創板的開板點燃了生物醫藥企業的上市熱情。同花順數據顯示,在上述23家科創板生物醫藥企業中,2家藥企近三年來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負值。
有不愿具名的業內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科創板對醫藥公司盈利不做要求,強調的是公司的創新和技術能力,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將有一大批擁有核心技術和多管線研發能力的生物醫藥企業選擇在科創板上市。
估值高企 投資者應注意風險
據記者梳理,在科創板伸出橄欖枝之后,多家成功赴港上市的藥企紛紛發布了回歸科創板的計劃。
對此,有不愿具名的業內分析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就估值而言,港股明顯低于A股;其次,科創板良好的表現和發展前景,給許多擬上市企業吃了‘定心丸’;再次,科創板擁有政策扶持力度與流動性優勢,使多數國內企業更加看好國內市場前景。”
針對生物醫藥企業回歸科創板上市,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因為科創板估值水平明顯高于其他市場。包括藥品研發在內的所有科創板企業的估值都處于較高的水平。”
生物醫藥、尤其是創新藥的研發需要耗資數十億美元、耗時五、六年甚至十年,而這也讓眾多投資者不知所措。那么,投資者應注意哪些風險呢?
盤和林告訴記者,優質創新藥企得以借助國內資本市場迅速發展,投資者能分享這些企業的成長紅利。需要注意的是,創新藥企業在擁有高利潤的同時也面臨著風險,除藥物本身之外,還面臨市場風險、技術風險以及臨床風險。所以,對于虧損企業,投資者還需要注意投資風險。
在沈萌看來,創新藥的研發周期和臨床風險都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因此投資者要高度關注相關產品的進展及潛在的波動幅度。
(編輯 李波 上官夢露)
19:28 | 歐菲光擬購買歐菲微電子28.2461%股... |
19:26 | Tims天好中國2024年營收13.91億元 ... |
19:25 | 對標國際奢侈品牌 老鋪黃金再度上... |
19:24 | 隆基綠能再度升級BC2.0產品 BC產能... |
18:42 | 南極光:公司主要產品為LED背光顯... |
18:42 | 南極光: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背光顯... |
18:42 | 明星電力:關于監事辭職的公告 |
18:42 | 密爾克衛:4月28日將舉行2024年度... |
18:42 | 美能能源:截至2025年4月10日股東... |
18:42 | 美迪凱:與杭州靈伴科技有限公司(... |
18:42 | 美迪凱:舜宇是公司的核心客戶之一 |
18:42 | 美迪凱:公司不是小米AI眼鏡的供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