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經中國證監會批準,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修訂并發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
具體來看,本次修訂主要包括3個方面內容:一是增加符合條件的已境外上市紅籌企業豁免適用科創屬性關于營業收入指標的規定,二是修訂科創屬性發明專利指標和情形的表述,三是細化完善附件中對發行人專項說明、保薦機構專項意見的具體要求。
上交所表示,此次修訂是為了進一步明確科創板定位把握標準,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在科創板發行上市,引導和規范發行人申報和保薦機構推薦工作,促進科創板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三大方面優化
據悉,本次修訂在原有基礎上,結合市場發展狀況和審核實踐作了進一步優化,主要包括3個方面內容:
一是增加符合條件的已境外上市紅籌企業豁免適用科創屬性關于營業收入指標的規定。根據《指引》修訂,明確按照《關于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的若干意見》等相關規則申報科創板的已境外上市紅籌企業,可參照采用第五套上市標準申報科創板的企業,豁免適用營業收入相關指標,為有意愿登陸科創板的已境外上市紅籌試點企業確立科創屬性指標的適用規則。
二是修訂科創屬性發明專利指標和情形的表述。根據《指引》修訂,將科創屬性發明專利指標“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5項以上”的表述修改為“應用于公司主營業務的發明專利5項以上”,將發明專利例外情形“形成核心技術和主營業務收入相關的發明專利(含國防專利)合計50項以上”的表述修改為“形成核心技術和應用于主營業務的發明專利(含國防專利)合計50項以上”,使相關發明專利要求能夠更準確地適用于無營業收入的企業。
三是細化完善附件中對發行人專項說明、保薦機構專項意見的具體要求。結合科創屬性審核實踐經驗,根據“實質重于形式”判斷的需要,按照符合科創板支持方向、符合科技創新行業領域要求、符合科創屬性相關指標或情形等維度,對發行人是否符合科創板定位的自我評估和保薦機構的專項核查意見作出了細化和具體要求。
進一步加強對發行人是否符合
科創板定位要求的核查把關
設立科創板是落實國家創新驅動和科技強國戰略、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大改革舉措。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強化國家科技戰略力量,優化配置創新資源,對資本市場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這需要通過持續改革創新,發揮資本市場優勢,更好地服務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類型企業的創新需求,引導優質資源進一步向科技創新領域聚集。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暫行規定》修訂,是在總結前期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對科創板申報及推薦工作要求的明確和強化,加強上市標準與板塊定位規則的配套銜接、保持立法邏輯一致,壓實發行人和中介機構責任,按照科創屬性“實質重于形式”評價原則強化綜合研判和審核把關,有利于進一步把握好科創板定位。
與此同時,本次《暫行規定》修訂進一步明確了發行人自我評估是否符合科創板定位和保薦機構核查把關的細化要求。保薦機構應當聚焦國家戰略發展方向,培育推薦優質企業到科創板上市,進一步加強對發行人是否符合科創板定位要求的核查把關,按照符合科創板支持方向、符合科技創新行業領域要求、符合科創屬性相關指標或情形等維度作出專業判斷,并在申報文件中充分、客觀反映核查依據。上交所始終堅持科創板定位,堅持開門辦審核,與市場各方形成合力,推動引導資本市場資金投向國家重點支持發展的科技創新領域。
進一步加強科創板支持科技創新的
體制機制建設
從2019年到2022年,科創板已開市超三年。目前,科創板已成為支持“硬科技”的特色板塊,多個硬科技企業在科創板成功上市,重點領域自主可控不斷取得突破,科創板企業在六大行業領域逐步實現全覆蓋,產業集聚和支持科技創新的示范效應日益凸顯。12月28日,科創板上市公司超500家,再次實現新的突破。
下一步,上交所將在中國證監會的領導下,發展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認真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加強科創板支持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建設,聚焦支持“硬科技”企業上市,助力科技、資本與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從源頭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持續推動科創板高質量發展。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