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海證券】
環保公共設施:發改委等四部委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中西部地區城鎮污水垃圾處理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中西部地區各地針對重點區域和薄弱環節,加快補齊短板,主要圍繞生活污水管網建設和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擴大生活垃圾收集覆蓋面、推動跨區域共建共享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做好垃圾焚燒發電廠選點布局等方面進行完善和提高。我們認為,污水管網建設、污水及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未來有望在中西部地區加強,建議關注在此區域有所布局的興蓉環境、瀚藍環境等。第三方治理有望在未來成為主要的污染治理方式,建議關注具備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能力的國禎環保、中環環保、中持股份等。
國防軍工:7月22日,科創板將正式開市,首批25家中從事軍工業務的包括睿創微納、福光股份、鉑力特、新光光電、西部超導、航天宏圖等,具體業務主要集中于國防信息化、新材料和航天領域。一方面,隨著各種先進技術的應用,科技含量日益成為武器裝備戰斗力的決定性因素,各國也不遺余力的加大研發投入,軍事領域成為創新的重要舞臺;另一方面,我國仍處于國防現代化建設時期,國防建設投入有望持續保持較高增速,軍工企業也具備廣闊成長空間。當前我國處于十三五裝備采購的高峰,軍工行業景氣不斷提升,隨著科創板開市提升市場對高科技企業和軍工行業的關注度,軍工板塊有望受益,我們推薦投資者重點關注技術壁壘較高、成長空間廣闊的中國海防、中直股份、航天電器、久之洋等。
【東吳證券】
通信行業:今年6月以來,共有8款5G手機獲得3C認證,8月開始陸續上市,行業將進入5G競爭時代,終端廠商有望結束行業低谷進入復蘇周期;中國電信公示5G無線網設備集采,五大設備商均有中標,采用租賃方式采購,將設備商變成利益共同體,可以更快的建設5G網絡;我國提交5G候選技術方案,代表我國在通信領域話語權的提高,為世界通信產業作貢獻的同時也符合我國自身行業的利益。行業熱度不斷升溫,終端廠商擺脫頹勢有望迎來行業回暖,關注5G龍頭終端廠商,提前進行戰略配置。
垃圾分類:聚光科技:環境監測業務持續增長,期間費用有效管控;國禎環保:三峽中節能定增戰略價值凸顯,“輕資產+現金流”模式啟航;新/舊固廢法對比: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建立差別化排放收費制度;中再資環:再生資源龍頭份額提升,行業與公司潛力被低估。
【國都證券】
宏觀策略:七月底的中央政治局經濟工作會議的宏觀定調與政策部署,對于統籌平衡穩經濟調結構促改革防風險的權重,階段性因時逆勢如何優化調整?適時適度的逆周期調節政策如何部署發力?或成為影響市場走勢的一大關鍵變量因素。從經濟仍具較強韌性及最近釋放的信號來看,預計逆周期政策力度溫和,力度雖較二季度邊際增強但不如一季度,重點仍在中長期的調結構促改革擴開放防風險目標。下半年減稅降費、地方政府專項債新政的穩投資促消費效應或進一步顯現,汽車消費、制造業投資、基建有望溫和回升,經濟緩中趨穩動能或韌性較強。二季度經濟實際增速放緩至6.2%,雖然6月消費、投資、工業三大增速悉數明顯回升,月度經濟回穩,但從增長原因或動力來看——消費主要系國五大限下清庫存促銷汽車消費增速大幅反彈所致,房地產投資受銷量增速走低、房企融資收緊也存在回落壓力,工業生產或隨下半年出口貿易繼續下行而放緩,經濟增速反彈甚至企穩難以持續,經濟下行壓力仍在。
【民生證券】
社服交運:從上半年已披露數據看,免稅行業的增長依然強勁,我們認為這主要是得益于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以及我們之前多次強調的,較低的國人境內免稅購物滲透率,長期而言,后者仍將是推動行業增長的重要動力。而對于酒店、航空等周期性行業,考慮當前估值水平,我們認為目前時點可著眼于中長期視角謀劃布局。推薦中國國旅、上海機場,擇機布局首旅酒店、錦江股份以及三大航。
【平安證券】
半導體:半導體行業垂直分工模式的出現促進了產業鏈分工的全球化。美國作為半導體領域無可爭議領先者,依然需要依賴全球各地的資源與技術。華為事件的爆發對全球消費電子產業鏈產生了劇烈震蕩。對國內半導體企業來說,貿易沖突為國內半導體企業帶來了機遇。國家高層的關注和政策傾斜一定程度上支持著國內半導體企業的追趕。國內領先企業有望利用自身優勢努力追趕。建議關注北方華創、匯頂科技、兆易創新、長電科技。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