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一年后,深交所創業板開啟了新一輪市場化改革。這項重要舉措的最大特點是將增量改革與存量改革統籌起來。對這項改革,我們既要充滿熱情,又要保持理性冷靜,堅持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與防范化解風險相統一,為全市場深化改革積累更多經驗。
首先,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順應了市場需要,把這件事辦好也要靠市場主體共同努力。
創業板改革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部分,是金融體系滿足實體經濟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根據相關規定,創業板不再把企業資產規模大小、是否盈利作為首次發行上市的硬條件,而是綜合考慮凈利潤、營收、預計市值等成長性指標決定上市與否。同時,允許有特別表決權股份的公司首發上市。這些舉措體現了更強的包容性,對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形成巨大支持。
隨著商業銀行上半年業績及監管指標陸續出爐,銀行最新的經營情況也開始日益清晰起來。
今年前6個月,銀行資產規模較去年年末出現大幅增長,百余家已披露上半年業績的非上市銀行中,雖然凈利潤同比普遍下降,但超九成銀行資產規模有不同程度擴張。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疫情對經濟增長帶來了明顯的沖擊,這就要求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在此背景下,銀行資產規模的擴張主要是信貸投放加大所致。他同時表示,資產規模的增長也將會消耗資本,因此還要加大對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資本補充的支持力度。
新三板精選層開市歷時三周,總體運行平穩。全國股轉公司數據顯示,精選層開市三周累計成交9.9億股,成交金額達到136億元;精選層成交均價為13.72元,是新三板全市場成交均價4.94元的2.78倍。
“從精選層企業成交均價能夠看出,精選層企業的質量相對創新層和基礎層更加優質,投資人對于精選層企業的認可程度更高。”華財新三板研究院副院長、首席行業分析師謝彩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精選層首批32家企業在前三周的市場表現呈現結構性分化,在起到市場價格發現作用的同時,讓股價回歸到企業內在價值層面,有利于引導整個市場朝理性價值投資方向發展。
【證券時報】
昨日兩市成交額再度突破一萬億元,漲停股逾百只。盤面上看,行業板塊全線上漲,其中大金融表現強勢,保險、券商、銀行漲幅靠前。券商指數大漲4.84%,券商股再一次掀起漲停潮,招商證券、國聯證券、中銀證券等多股漲停,資金也涌入該板塊,全天成交額超過1070億元,占A股比例約9.5%。保險股中,中國人壽連續第二個交易日漲停。銀行股中,成都銀行漲停,長沙銀行、杭州銀行盤中一度漲停。
金融板塊的火爆行情傳導至分級基金市場。截至昨日收盤,多只分級B基金大漲6%以上,其中,證保B、保險B、轉債進取漲停,地產B端、券商B(滬市)大漲9.9%,證券B級和證券B漲幅分別為8.62%和8.05%,金融B、證券股B、券商B級、證券B基等多只基金漲幅超過7%,此外,銀行B份、銀行股B、銀行B端均漲逾6%,銀行B漲幅為5.88%。
隨著債券市場收益率從4月末低點反彈,投資策略以買入持有為主的攤余成本法債券基金近期迎來了發行小高峰。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7日,7月以來發行成立的攤余成本法債券基金合計募集金額已超2800億元,而上半年這類基金發行規模僅600億出頭。
業內人士透露,除了發行規模迎來井噴之外,近期密集發行的攤余成本法債券基金建倉策略也有所轉變,從過往在二級市場上直接買債,轉為一級市場參與“老債增發”。
遭遇業績“滑鐵盧”以及重大資產重組失敗的中色股份(000758),8月1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將與另一家上市公司東方鋯業(002167)在全球鋯資源開發和工程建設領域進行全面深入合作等,共同尋求國內、澳洲乃至更廣闊地區的商業機會。
根據中色股份與東方鋯業共同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利用各自的項目信息獲取和項目評價管理體系,共同尋求國內、澳洲乃至更廣闊地區的商業機會,分享項目信息和技術經濟資料,共同篩選項目資源,聯合開展項目規劃和論證,共同開發。
【上海證券報】
過去一周多的時間,順利辦第二股東及相關方推薦或提名的董監高相繼請辭,將董事會、監事會席位“拱手相讓”。而這正是公司第一大股東夢寐以求的。“目前,并不知悉上述董事、監事為何突然請辭。更關鍵的是,上市公司沒有了控制權爭奪戰,可以安心回歸發展,這對任一大股東與中小投資者都是好事。”有接近公司的人士表示。
順利辦公告顯示,公司8月14日收到董事連杰的書面辭職報告,稱其認為公司目前的客觀狀態已無法達到公司法等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其董事正常履職的基本要求和條件,本著對公司、全體股東及其本人負責的精神和原則,特向董事會申請辭去公司董事和董事會發展戰略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截至8月17日,滬深兩市已有732家公司通過半年報、業績快報等方式披露2020年上半年業績。其中,647家公司實現盈利,占比為88.39%;408家公司盈利同比增長,占比為55.74%,各項指標均較一季度明顯改善。
A股上市公司是中國經濟的中流砥柱,透過其優異的業績,可以看到中國經濟正重回穩健發展的軌道。經歷了特殊的一季度后,中國經濟在二季度快速回暖,展現了強勁的韌性和活力。
8月17日,中證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數(簡稱“品牌工程指數”)收報1743.22點,漲2.39%,成分股幾乎全線飄紅。
昨日,32只指數成分股中,有29只上漲,1只平盤,僅兩只下跌。家電、白酒類成分股漲幅居前。其中,海爾智家領漲,收盤漲幅8.03%,瀘州老窖上漲5.37%、廣譽遠上漲4.41%。
恒順醋業昨日續創股價新高。公司晚間發布半年報,上半年凈利潤1.49億元,同比增3.63%;營業收入9.53億元,同比增7.39%;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1488元,同比增3.62%。
【中國證券報】
吉比特8月17日盤后公布上半年業績報告。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14.09億元,同比增長31.6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5億元,同比增長18.17%。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吉比特一季度凈利達3.22億元,同比增長50.95%。對比一季度業績增速,吉比特二季度明顯放緩。
盡管業績增速疲軟,但機構仍然選擇“加倉”。半年報顯示,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陸股通)增持303.1萬股,全國社保基金四零六組合增持13.4萬股,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一二零六組合新進成為吉比特前十大股東,持股達62.76萬股,前海開源再融資主題精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亦以43.74萬股躋身前十大股東。
今年新基金發行市場持續火爆,原本就屬于行業稀缺資源的基金公司知名基金經理不夠用了。記者梳理發現,近期有不少基金公司的知名基金經理卸任,騰出手來管理新基金。有公募基金人士直言,知名基金經理有市場號召力,發新基金可以為公司帶來增量資金。基金研究機構人士表示,基金經理精力有限,管理產品規模過大反倒不易操作,難以保證業績,基金經理“減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護投資者利益。
今年新基金發行熱鬧非凡,爆款基金頻現,發行規模屢破歷史紀錄。數據顯示,截至8月17日,今年以來已經有989只新基金發行,新基金募集規模達17363.50億元,新基金發行規模創下公募基金行業歷史新高。其中,多達90只基金一日售罄,23只基金首募規模超過100億元,其中,南方成長先鋒、匯添富中盤價值精選等6只基金更是超過200億元。
截至目前,已開業的14家銀行理財子公司中,地方銀行系占據了四席,分別為寧銀理財、杭銀理財、徽銀理財和渝農商理財。南京銀行、江蘇銀行和青島銀行等地方銀行的理財子公司則處于籌建中。
多位地方銀行系理財子公司負責人表示,將充分發揮區域內產融研合作的優勢,精準對接區域發展規劃,未來還將借力“外腦”、引入戰略投資者,提升自身資產管理能力。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