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6月10日,東莞自然資源局等7部門聯合發布《關于規范土地招拍掛競買資格的通告》規定,東莞土地參拍企業實繳出資必須大于0;參拍企業員工參保人數必須大于0;參拍企業連續報稅1年以上,納稅大于0。初次違反規則,參拍公司一年禁止參與東莞土地拍賣,再次違反規則,參拍公司母公司一年禁止參與東莞土地拍賣。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東莞出臺有關規范土地招拍掛競買資格的規定,堵住了政策漏洞,使房企無法繼續鉆政策的空子,有利于土地招拍掛市場公平競爭,有利于政府有序向市場提供土地資源,對于穩定樓市價格具有積極意義。
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實現“開門紅”,GDP同比增長18.3%,國內經濟呈現持續穩定恢復態勢,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大幅增長21.2%,增速較2020年、2019年分別提高27.7、15.7個百分點。
而根據國家能源局已發布的數據,1月份至4月份,受工業生產加快等因素帶動,我國用電量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全社會用電量累計2558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9.1%。其中,第一產業用電量28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8%;第二產業用電量1707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7%;第三產業用電量437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9.0%;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384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8%。
隨著齊魯銀行、瑞豐銀行先后完成新股發行,A股上市銀行數量即將增至40家。這與去年全年僅一只銀行股登陸A股市場相比,今年將成為銀行上市的又一個“豐收年”。
允泰資本創始合伙人付立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商業銀行特別中小銀行的發展當前面臨諸多挑戰,對資本補充的需求非常迫切。上市不但能有效補充銀行資本金,增強銀行抵御風險的能力,而且對銀行的品牌知名度和行業地位提升也有較大幫助。
【證券時報】
2015年6月12日,滬指達到5178.19點。6年過去,滬指還在3600點附近徘徊,這期間,一大批基金經歷考驗收獲出色業績——97%的基金跑贏上證指數,超百只主動權益基金收益翻倍。
6年來,A股市場發生很大變化,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深入人心。以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逐漸崛起,市場更加成熟、理性。
央行近日公布的最新社融數據顯示,5月企業債券融資凈減少1336億元,環比少增4845億元,同比少4215億元,為2018年5月以來首次轉負。
對于5月企業債券凈融資的減少,有分析認為,季節性波動并不足以解釋企業債券融資的負增長,一大原因是受城投債發行減少影響,而后者則是受今年以來強化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管控的政策影響。盡管對于城投債的統計口徑沒有統一標準,但多數研究分析均表示,5月城投債發行規模大幅下降,凈融資額由正轉負。
“A拆A”第一股、航空混改第一股相繼登陸A股,超額利潤分項機制、改制重組配套政策、外資參與國企混改及優化重組政策逐步完善……,前5個月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展望下半年,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前5個月進一步細化完善混改的配套政策,未來將推動混改企業率先推行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
前5個月,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相關的政策進一步完善。3月1日,商務部印發《關于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做好穩外資工作的通知》提出研究完善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制度,放寬外國投資者戰略投資上市公司資質條件、持股比例、持股鎖定期等要求,并強調發揮外資在“穩鏈、補鏈、固鏈、強鏈”中的重要作用。4月26日,財政部、稅務局聯合發布《關于繼續執行企業事業單位改制重組有關契稅政策的公告》,支持企業、事業單位改制重組。
【上海證券報】
30年來,作為我國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期貨市場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探索實踐到完善健全的發展過程。隨著交易品種不斷增加,價格發現、套期保值功能不斷增強,法規制度不斷健全,監管及風控水平不斷提高,我國期貨市場的整體運行質量和效率不斷推升,有效滿足了企業風險管理需求,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服務“三農”和金融投資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1988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務院提出,要探索期貨交易。1990年7月,國務院批轉《商業部等八部門關于試辦鄭州糧食批發市場報告的通知》,期貨市場建設由此起步。同年10月12日,鄭州糧食批發市場開業,首先從現貨交易入手,并引入部分期貨交易機制,拉開了期貨市場的發展序幕。
近日,上交所制定發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自律監管規則適用指引第3號——科創屬性持續披露及相關事項》(下稱《3號指引》),旨在明確科創板公司上市后科創屬性信息披露事項和要求,督促公司堅守科創定位,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
《3號指引》的主要內容體現了三大特點:一是全面規定了科創板上市公司科創屬性相關持續信息披露事項和要求。具體包括:督促公司將募集資金投向科技創新領域,對募集資金使用和募投項目進展及變化及時予以披露;督促公司保持研發投入,保障研發項目有序推進,保持核心技術先進性,對研發投入金額、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等發生大幅變化的,要求充分說明原因及影響;督促公司維持科研團隊穩定,提升研發能力與水平,要求定期披露研發團隊變化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持續進行核心技術人員的評估認定。
6月末,一般是銀行年中存款考核時點,但端午節假期前夕,上海證券報記者在上海不同類型銀行網點走訪時發現,卻未見銀行高息攬儲跡象。銀行的存款壓力真的“消失”了嗎?
銀行今年攬儲似乎有點“佛系”,臨近6月中旬考核時點,往年高息攬儲的慣常操作未見跡象。端午節假期前夕,上海證券報記者在上海不同類型銀行網點走訪時發現,高息攬儲幾乎不見蹤影,也很少看到存款送禮等“招數”。
【中國證券報】
新上市企業累計融資1147.18億元;已受理再融資323家項目,注冊生效233家,其中145家完成發行,累計募集資金1422.02億元,5家簡易程序項目募集資金9.05億元;已受理并購重組22家申請,8家注冊生效,交易總額38.44億元。
對于新上市企業而言,受訪上市公司負責人表示,上市使得公司規范運作水平得以提升,公司發展邁上新臺階。“公司上市后,品牌價值和市場影響力得以提升,通過法人治理結構的規范運作和履行嚴格的信息披露要求,有效提高公司經營管理效率,公司員工的歸屬感和榮譽感也得到提升,增強了企業凝聚力,夯實了公司發展基礎。”圣元環保相關負責人說。
6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告稱,2021年端午節假期三天全國國內旅游出游8913.6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94.1%,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前同期的98.7%;實現國內旅游收入294.3億元,同比增長139.7%,恢復至疫前同期的74.8%。
某在線旅游平臺數據顯示,今年端午假期平臺整體訂單同比去年增幅達83%,其中,門票、租車、主題游業務已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同比去年分別增長87%、153%和171%。紅色旅游消費不斷升溫,某平臺的紅色旅游產品訂單同比增長60%。
規模200億元的南銀轉債于6月15日在網上面向公眾投資者發售,成為今年發行的第4只銀行轉債。今年前5個半月,可轉債發行數量減少,發行規模卻同比大幅增長,正是得益于銀行轉債等中大盤轉債供給的推動。
市場人士表示,目前仍有多只銀行轉債蓄勢待發。同時,銀行發行永續債、二級資本債等動作頻頻,反映出商業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需求較為強烈。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