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11月26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就上市公司監管法規體系整合涉及相關規則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就整合涉及證監會的27件規范性文件(合并后制定規則6件、修改17件、廢止4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1年12月26日。
證監會表示,證監會現行關于上市公司監管的部門規章以下層級規則、滬深交易所現行關于上市公司監管的自律監管規則將歸并整合為182件,數量壓縮60%,這是資本市場上市公司監管法規體系30年來的首次全面整合修訂。
產品功能雜糅,保險代理人大脫落,百萬醫療險、惠民保等醫療險沖擊……多重因素使重疾險內外交困。2019年、2020年重疾險新單保費連續兩年負增長,業內人士認為,2021年的負增長也幾成定局。
未來,重疾險將走向何方?我國健康險產品體系將發生怎樣的變化?業界主要看法是,重疾險要突破瓶頸必須加大產品創新力度。同時,從健康險整體體系來看,重疾險獨大的局面將發生改變,醫療險、護理險等功能更為明確的產品將擴大市場份額。
11月26日,廣東省揭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批準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破產重整計劃,終止重整程序。至此,康美藥業重整計劃將正式進入執行階段。
今年6月4日,揭陽中院裁定受理康美藥業破產重整案后,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和第二次債權人會議聽取了管理人關于公司財產狀況、債權申報審查及破產重整計劃(草案)的說明。經投票表決,出資人權益調整方案和重整計劃(草案)獲多數通過。
【證券時報】
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教培時代的大幕正緩緩落下。最近半個月以來,包括新東方、好未來、高途教育、學大教育在內的多家教培上市公司宣布終止內地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業務。
退出K9業務后的教培機構紛紛自救,另謀生路,其中,素質教育、職業教育成為轉型的主要賽道。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發現,上海地區一些學科類培訓機構已撤出租金較高的主流商圈,培訓內容也改頭換面,學科類培訓被戲劇演說、編程實驗、繪本閱讀等形式取代。
隨著馬興田等人多項違法犯罪事實的宣判落地,*ST康美的重整計劃千呼萬喚始出來:先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然后通過引入投資人、以股抵債等方式解決債務問題。
造假超百億、曾經市值超過千億的大白馬,*ST康美的重整計劃堪稱教科書級別,法院批準了這份重整計劃,意味著康美進入執行階段,超5萬名投資者的索賠金額正式踏上結算征程。執行期限即日起至2022年4月30日。
作為萬科自主孵化的主要物業板塊,萬物云上市的猜測持續不斷。特別是2020年,其運營主體“萬科物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萬物云空間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讓猜測進一步發酵。但直至今年11月5日,萬科才正式發布公告表示,將分拆萬物云到港交所上市。
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表示,萬物云的城市運營服務商業務已經成熟,已不是傳統物業服務商,且傳統住區物業服務里面,每年新增的來自萬科開發的項目占比已經不到一半;從估值來看,目前上市時點比去年更合適,因為現在市場估值更理性,會對優秀公司給出適當定價。郁亮回憶90年代自己參與萬科B股高位發行后股價回落,表示如今自己對高估值充滿警惕,估值理性更有利于員工和業務的成長。
【上海證券報】
11月26日,第六批國家藥品集采胰島素專項采購在滬開標。通過目前公示的擬中選結果來看,本土企業中,甘李藥業6個競標產品全部中標;聯邦制藥、通化東寶分別有6個、5個產品中標;外資企業中,諾和諾德、禮來、波蘭佰通、賽諾菲分別有7個、5個、3個、2個產品中標。
根據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發布的胰島素專項采購文件顯示,本次胰島素帶量采購納入二代、三代胰島素,分餐時人胰島素、基礎人胰島素、預混人胰島素、餐時胰島素類似物、基礎胰島素類似物、預混胰島素類似物共六組產品;涉及11家內外資企業的81個產品,分別為禮來制藥、諾和諾德、賽諾菲、通化東寶、甘李藥業、宜昌東陽光、波蘭佰通、合肥天麥、萬邦醫藥、珠海聯邦、海正藥業,其中通化東寶、甘李藥業、海正藥業為A股上市公司。
11月26日,比亞迪持股60%的深圳市迪派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迪派智行”)成立,注冊資本1億元,法定代表人是楊冬生。公開資料顯示,楊冬生在3月29日被比亞迪聘為副總裁。
從經營范圍可以看出,迪派智行涉及物聯網應用服務、量子計算技術服務,以及多項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業務。同時,作為迪派智行的另一名股東,魔門塔(蘇州)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魔門塔”)持股40%,是一家領先的自動駕駛公司。
11月以來,Wind光伏指數漲幅達2.30%,并于11月22日刷新歷史高點5612.40點。經過3個交易日的回調后,11月26日,光伏指數再漲0.55%,收報5373.49點。盤面上,賽伍技術漲停,明冠新材、愛旭股份漲超6%。
自5月初以來,Wind光伏指數一路攀升,至今漲幅達91.09%。賣方普遍認為,光伏指數在跨年行情中將“強者恒強”,發布了不少唱多研報。不過,11月25日晚間,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在社交平臺表示,硅片價格高企對光伏產業是利空還是利好,市場預判邏輯存在分歧。
【中國證券報】
數據顯示,截至26日,11月以來房地產企業在境內市場已發行各類債券(含資產支持證券)42只,較10月全月發行數量增加10只;發行面值總額達421.88億元,較10月全月增加188.06億元,提升約80%。
這也是8月份以來,房地產境內發債規模首次出現環比回升。數據顯示,7月至10月的規模分別為746.28億元、557.62億元、444.98億元和233.82億元。
證監會此次現場檢查主要發現五大類問題。一是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全覆蓋尚存“盲點”。一方面,機構覆蓋不完全,部分券商的風險管理系統存在尚未覆蓋全部子公司等問題;另一方面,風險覆蓋不到位,部分券商對于聲譽風險、操作風險關注不足,個別券商子公司或分支機構發生操作風險后,時隔數日甚至月余才上報。
二是對業務風險的識別和管控能力有待提升。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融資類業務信用風險管控不足,個別券商授信管理不審慎;二是債券交易風險監測有效性不足,部分券商債券交易白名單僅依賴外部評級體系;三是資產管理業務關聯交易管控不到位。
16:59 | 江城基金“十億百企創投計劃”發布... |
16:24 | 鼎際得舉辦POE產品發布會 剖析項目... |
16:07 | 上交所召開商業航天產業座談會 支... |
16:06 |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 |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