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首份上市券商半年度業績快報出爐 上半年國元證券實現凈利潤7.49億元
業績快報顯示,國元證券在固定收益投資、投行承銷和期貨業務穩步增長,證券經紀和信用業務相對穩定的情況下,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4.7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8.7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49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降低11.5%。
而在2022年一季度,國元證券的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實現營業收入5.83億元,同比下降36.7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2億元。
6月份,國內汽車市場呈現加速復蘇態勢。乘聯會公布的最新銷量數據顯示,6月份,國內車市批發銷量為218.9萬輛,同比增長42.3%,環比增長37.6%。1月份至6月份,累計批發銷量達到1017.2萬輛,同比增長3.4%;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266.1萬輛和26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8.2%和115%。
從車企銷量榜單來看,上半年銷量前十車企分別是一汽-大眾、比亞迪汽車、長安汽車、上汽大眾、吉利汽車、上汽通用、廣汽豐田、東風日產、長城汽車、上汽通用五菱。
7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公布數據顯示,6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2.81萬億元,同比多增6867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1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7萬億元。
今年上半年,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經過下調已經達到了改革以來的最低點。最近一次下調發生在5月份,彼時,1年期LPR維持在3.7%水平,5年期以上LPR下調15個基點至4.45%,這是自LPR改革以來5年期以上LPR下調幅度最大的一次,遠超市場預期。據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4月份企業貸款利率為4.39%,同比下降0.25個百分點,保持在有統計記錄以來的低位。
【證券時報】
年報業績說明會已經成為“標配”,上市公司高管參與熱情大幅提升,機構投資者身影頻現……今年上市公司業績說明會呈現出一系列積極變化,業績說明會“含金量”日益增長。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負責人表示,召開業績說明會是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關鍵時期的重要縮影,也是上市公司董事會和“關鍵少數”關注、尊重投資者的重要體現。以召開業績說明會為抓手,加強投資者關系管理,是上市公司擁抱新發展理念的求新求變之舉,證監會持續推動建立健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有效途徑和長效機制,鼓勵引導上市公司把握好適應新階段新變化新要求。
“在我們這成交的客戶,接近百分之七八十都是一次性付款買房。”在深圳傳統豪宅片區香蜜湖,資深房產中介陳經理告訴證券時報記者,“不管是買這邊豪宅還是附近的新房,客戶多數都是名下還有房子,以二套房的名義購買。在二手房參考價的作用下,多數房源幾乎都要8到9成首付,所以一次性付款的客戶很多,還可以省下不少交易稅費。”
深圳執行二手房參考價之后,部分購房者尤其是改善型購房者的首付成數增加,一次性付款購房的比例也有所增加。不過,一些購房者和投資客也盯上了全款買房背后的“資金誘惑”。
近期,關于鈣鈦礦光伏電池的消息越來越密集,資本關注度提升,例如,無限光能完成了數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由碧桂園創投等參投,稍早前,協鑫光電也完成了B輪融資,引入了新股東騰訊創投。從相關企業的計劃來看,建成100MW的鈣鈦礦量產線是重要目標。除了直接的電池生產企業外,鈣鈦礦電池設備供應商也捷報頻傳。
捷佳偉創7月10日官微消息顯示,用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生產的關鍵量產設備“立式反應式等離子體鍍膜設備”(RPD)已通過公司廠內驗收,將發運給客戶投入生產。
【上海證券報】
近期,國家能源局在甘肅、海南、山西等地開展專題調研,重點關注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和能源安全保供等領域工作。
今年以來,光伏、風電、核電等清潔能源開發利用速度明顯加快。前5個月,全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4281萬千瓦,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81%;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1.06萬億千瓦時;核能發電量達1663億度,同比增長4.5%。在海南,國家能源局深入昌江核電基地考察核電機組運行維護和在建項目質量安全情況;在甘肅,國家能源局調研了通渭縣尖崗山風電場、110千伏輸變電工程、清水縣分布式光伏電站等能源項目施工現場,協調推進項目建設。
6月,消費得到修復,企業融資需求回升,政府加大對基建和重大項目的支持,多家銀行信貸投放規模實現同比增長。數據顯示,6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81萬億元,同比多增6867億元;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3.68萬億元,同比多增9192億元。
近期,上海證券報在調研中獲悉,銀行業迅速落實金融穩增長政策措施,明確將加大信貸投放作為當前及全年經營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家銀行聚焦重點區域、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圍繞中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能源保供、水利基建等發力。
2017年1月3日,富達利泰成為首家外資私募。此后,富達、橋水、施羅德、路博邁、瑞銀資管等外資資管巨頭紛紛成立外資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今年以來,北京道泰量合私募基金、開德私募基金、安盛私募基金、瑞聯私募基金、威靈頓寰宇私募基金等機構相繼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成為外資私募基金管理人。至此,我國外資私募總數擴容至43家。
【中國證券報】
近期,海外市場波動,A股市場走出獨立行情,并受到境外投資者青睞。中國經濟持續向好,進一步提升中國資產的吸引力。
包括高盛、瑞銀、瑞信等多家主流外資機構均表達了對中國市場的投資信心,強調在美聯儲加快實施緊縮政策、海外經濟調整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國市場可能成為全球投資者的“避風港”。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紅利不斷釋放,將使人民幣資產繼續保持較強吸引力。
近期,前海開源基金崔宸龍、景順長城基金楊銳文、諾安基金蔡嵩松、興證全球基金喬遷等多位基金經理調研路徑曝光,新能源和科技賽道仍是調研重點。根據過往經驗,基金經理在大舉建倉一些行業或個股時,往往會事先做好細致的調研,篩選最有潛力的行業或公司。
從公司來看,6月以來,共有11家上市公司吸引了超過300家機構前來調研。其中,被調研次數最多的是機器人行業的匯川技術,共有579家機構對該公司進行調研。埃斯頓、奧普特、橫店東磁、億嘉和也被機構重點關注,分別吸引了549家、474家、402家、395家機構前來調研。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環比多增屬季節性現象,但同比多增6867億元,并創下歷史同期最高新增規模,表明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功能正在充分發揮作用。隨著基建投資發力和樓市回暖,信貸結構得到改善。
專家認為,信貸結構的上述變化體現出企業和居民融資需求正在改善。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中長期貸款明顯增加反映出企業信心在加快回暖。在居民信貸方面,一方面是生活加快恢復正常;另一方面是因城施策、穩樓市政策效果顯現,樓市需求在穩步回暖。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