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近年來,財富管理及資管業務成為券商業績增長的重要驅動力。當前,券商資管正加速轉型并布局公募市場,除了不斷提升主動管理能力外,還積極申請設立資管子公司、拿下公募基金牌照、增持公募基金公司股權。
7月12日晚間,國金證券設立國金資管獲核準,成為今年以來首家獲批設立的券商資管子公司;同日,中泰證券擬受讓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將由49%提高至60%。此前,國金證券也表示擬拿下國金基金控制權。
7月12日晚間,珠江啤酒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告顯示,公司2022年上半年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3.11億元至3.42億元,同比增長0%至10%。
對于業績變動,珠江啤酒表示,上半年其持續優化產品結構,開展降本增效工作應對成本上漲影響,實現啤酒銷量64.08萬噸,同比增長2.79%,低于去年同期10.25%的增速。
數字人民幣在多領域應用場景不斷落地。7月13日,據央行公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5月31日,15個省市試點地區通過數字人民幣累計交易筆數約為2.64億筆,金額約為830億元,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商戶門店數量達到456.7萬個。
今年以來,數字人民幣已在理財、貸款、保險等多個金融領域應用場景落地。其中,在信貸領域推進消息不斷,綜合來看,累計授信已超千萬元,涉及個人消費貸款、汽車消費貸款、制造業貸款等應用場景。
【證券時報】
由于此次全國涉及停貸風波的爛尾樓業主多數是剛需,其中不少人在當前經濟壓力下面臨失業、收入下降等困境,也確有償債壓力,有專家建議財政部門和銀行共同出力減輕受困個人償債壓力。
停貸風波愈演愈烈,多地受爛尾樓困擾的業主紛紛效仿。目前,多地爛尾樓業主都發布聲明,要強制停止償還貸款,直至相關項目完全復工為止,涉及的地方包括河南、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廣西、陜西等多個省份。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7月13日,業主發布的強制停貸樓盤個數已達106個。
截至上半年末,A股已有245家上市公司發布了459份關于商品期貨套期保值業務的相關公告,涉及擬參與期貨交易的資金合計已超過55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上市公司參與期貨套保的比例逐年提升,但面對衍生品工具,近期發生了多個上市公司因期貨投機導致大額虧損的案例。因此,上市公司既要“想用、敢用”,更要“會用、善用”。
2022年半程已過,關于下半年宏觀經濟基本形勢的判斷成為了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連日來,多家外資銀行機構也陸續拋出了相關見解。
從現實情況來看,全球PMI進入下降周期,美國經濟數據中多個前瞻指標暗示衰退;歐洲面臨高通脹的同時,經濟增長預期不如美國,歐元匯率起伏……多種指標共同指向下,全球經濟衰退預期升溫。
【上海證券報】
記者13日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公示《全國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第四批參考產品(技術)目錄》,同時提出鼓勵和引導工業企業改善電能質量,加強用電設備改造和信息化建設,全面提升用能效率和需求響應能力。
工業是我國能源消費和碳排放的重要領域之一,用電是工業用能中的重點。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改善電能質量,對降低用能排放、提升用能效率很關鍵。
華為7月11日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公司和小康股份合作的新車M7發布3天,訂單就突破了6萬輛。與此同時,長安汽車、北汽藍谷等多家上市車企正與華為加速推進合作,頻頻發布最新進展情況。
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獲悉,華為正以零部件模式、HI模式(HuaweiInside模式)、智選車模式三種合作方式,為車企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實現全方位綁定。在業內人士看來,華為正搭建起屬于自己的造車“朋友圈”,試圖構建有別于其他車企的生態體系,并在其中扮演供應商、經銷商等多重角色,進而實現汽車業務的盈利。
2021年以來,培育鉆石及工業金剛石的下游需求火爆,產品價格上漲,人造金剛石行業盈利進入上升通道。近期,多家人造金剛石上市公司曬出2022年上半年“成績單”,力量鉆石、中兵紅箭凈利潤增幅預計實現翻倍,四方達上半年業績創下歷史新高。
行業景氣度高企之余,產能布局速度也在大幅提升。據統計,去年至今行業已新增壓機數量2000臺,對應新增產能約150萬克拉/年。一位行業資深人士對近期投資過熱的情況提出了警示。不過,從長遠看,隨著工業金剛石在半導體、光伏領域的應用以及消費者對培育鉆石認知度和接受度的提高,我國人造金剛石市場仍處于波浪式上升階段。
【中國證券報】
近段時間,外資人民幣債券持倉的調整一度引發市場關注。專家表示,外資調整人民幣債券持倉對我國債市、匯市、股市的沖擊有限,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發揮了吸收內外部沖擊的“減震器”作用。展望未來,我國外匯市場運行有望保持平穩,韌性逐步增強,跨境資金流動將呈現總體均衡。
“在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向好,穩增長政策落地生效,以及包括貨物貿易和直接投資在內的基礎國際收支強勁,增厚了我國抵御短期資本流向逆轉的‘防火墻’的情況下,外資人民幣債券持倉調整對市場的沖擊有限。”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說。
數據顯示,截至7月13日18時,A股共有14家上市房企披露2022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ST海投、新大正、輕紡城、沙河股份、電子城5家公司預喜,占比為35.71%。上市房企上半年業績分化較為明顯,主要和結轉項目收入多少有關。此外,部分公司非開發業務整體不及預期,導致業績出現下滑。
業績預喜的上市房企報告期內結轉項目收入較多。沙河股份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00萬元至4500萬元,同比增長295.71%至309.69%。報告期內,長沙沙河城項目結轉收入同比增加,毛利同比增加。
6月以來,大宗商品看空情緒不斷彌漫,多個品種甚至無視基本面偏緊張攜手下跌。“大宗商品旗手”高盛亦本輪商品牛市以來罕見地喊出了看空的聲音。
大宗商品是否到了牛熊轉換的關口?美林時鐘的指針又將指向何方?分析人士認為,當前大類資產輪動處于滯脹末期,目前大類資產在“緊縮”和“衰退預期”交易之間不斷反復,這種情況短期或將延續。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