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兩次發聲穩經濟。8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接續政策措施,加力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8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用‘放管服”改革辦法再推進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發揮效能,細化實化接續政策、9月上旬實施細則應出盡出”。
《證券日報》記者從接近監管層人士了解到,下一步,資本市場將穩步推進股票發行全面注冊制改革,科學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資的力度和節奏等四方面發力,助力穩經濟。
9月1日,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首場論壇——2022汽車資本論壇“雙碳未來,智能汽車加速”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次論壇由《證券日報》社與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聯辦、中信證券和中歐智能網聯汽車分會協辦。
在以“中國如何與全球共享智能電動汽車?”為主題的圓桌探討上,西班牙加泰羅尼亞企業發展局北京代表處投資總監金磊、挪威駐華大使館高級商務官員高鵬、奇瑞國際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張升山、江淮汽車國際事業部總經理助理孔德星針對中國汽車企業如何更好地開拓海外市場進行深度探討。
壽險公司兩大渠道走勢繼續分化。根據半年報,上半年,A股五大上市險企個險人力繼續滑坡,個險渠道保費同比繼續下降,而銀保收入全面上漲。
業內人士認為,近兩年壽險公司個險人力持續下滑有多方面原因,本質上是原有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短期內個險人力仍難止跌回升;而從銀保業務來看,目前部分險企的銀保業務價值貢獻度較此前有明顯提高,但仍需警惕短期沖擊保費規模而不顧業務價值的沖動。
【證券時報】
此前,ST海航披露多份公告,涉及公司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公司副總裁和一名董事離職、定增方案獲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等重要事項。日前,公司交出了易主后的首份半年報成績單,今年上半年,ST海航凈利虧損128.37億元,上年同期虧損8.81億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逾13倍。截至6月底,ST海航凈資產為-42.2億元,再度資不抵債。
去年12月,包括ST海航在內的多家“海航系”公司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今年8月10日,ST海航披露,已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前告知書》。
日前,中直股份(600038)披露2022年半年報,今年1~6月份,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7.51億元,同比減少28.11%;實現凈利潤1685萬元,同比減少95.59%。
資料顯示,中直股份是國內直升機制造業中規模最大、產值最高、產品系列最全的主力軍,現有核心產品既涉及直升機零部件制造業務,又涵蓋民用直升機整機、航空轉包生產及客戶化服務,已是國內領先的直升機和通用飛機系統集成和整機產品供應商。9月2日,中直股份召開年半直度業績說明會,上市公司董事、總經理、財務總監甘立偉及公司副總經理趙卓等,對投資者關切的問題進行了回應。
2022年上半年,騰龍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0.69億元,實現凈利潤6871.72萬元。其中,熱管理系統產品實現銷售6.36億元,同比增長24.65%;EGR系統及傳感器實現銷售1.22億元,同比增長17.58%。“今年7月份以來,按照過往經驗來看,屬于汽車消費的淡季,但是今年的7月淡季不淡,我們經歷了從未有過的供貨高峰。”騰龍股份董事長蔣學真直言。
“我們作為主機廠的堅強后盾,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在今年的市場發展中,充分感受到新能源車市場的快速發展潛力,以及市場活力,”蔣學真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進入到汽車熱管理領域已經超過20年,“今年是新一輪發展周期的開始。”今年上半年,騰龍股份實現熱管理系統業務營收6.36億元,同比增長24.56%。
【上海證券報】
萬聯證券認為,在6G技術背景下,未來空天地一體化將實現地面通信、空基通信、天基通信三層網絡的全維度自然空間融合。隨著未來星網公司對低軌互聯網衛星訂單的陸續公布,有望持續催化相關衛星通信、遙感、北斗等產業鏈的景氣度提升。
此外,半導體賽道中的GPU概念也顯著走強。作為國內AI芯片龍頭,寒武紀當日早盤股價小幅高開后迅速拉升,開盤約20分鐘觸及漲停。截至收盤,寒武紀封住20%幅度漲停,全天成交12.91億元,市值升至324億元。該股近兩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達37%。
上海證券統計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被FOF持有的市值最高的主動投資股票基金為大成高新技術產業A,指數型股票基金為國泰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主動投資混合型基金為海富通阿爾法對沖A,主動投資債券型基金為交銀裕隆純債A。
從被FOF持有數量來看,被認可程度最高的主動投資股票基金為大成高新技術產業A,指數型股票基金為華寶中證銀行ETF,主動投資混合型基金為海富通改革驅動,主動投資債券型基金為交銀裕隆純債A。
“秋風起,蟹腳癢”,再過一個多月大閘蟹就將上市。眼看著將迎來收獲期,但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七都鎮大閘蟹養殖戶老周卻發起了愁。最近一段時間是大閘蟹第五次蛻殼的關鍵期,但持續高溫天氣不僅減緩大閘蟹生長,還導致大閘蟹死亡,讓承包了500畝蟹塘的老周面臨一筆不小的損失。
就在老周發愁之際,他此前投保的中國太保“大閘蟹氣溫指數保險”發揮了作用。中國太保產險蘇州分公司工作人員了解到相關情況,經過查勘定損,第一時間送去4萬元理賠款,彌補了老周的部分損失。
【中國證券報】
人工智能如何更好地賦能工業生產?傳統行業與人工智能碰撞會擦出怎樣的火花?9月2日,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進入第二天。人工智能如何更好地促進工業領域智能化轉型成為各分論壇熱點話題。與會嘉賓認為,人工智能與工業生產融合是一個系統工程,傳統工業體系將被重塑;為更好地推進人工智能在工業領域的應用,需要對工業場景有深刻的理解。
“智能制造時代已經到來,正深刻影響全球制造業,工業體系在不斷更新進步。”寧德時代首席制造官、工程制造及研發體系聯席總裁倪軍表示,“如果企業決策者不能快速擁抱這種變革,很快就會被淘汰。”
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銷旺盛、儲能需求增大,動力電池產業鏈景氣度高企,相關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表現亮眼。在鋰礦資源趨緊的背景下,寧德時代等動力電池企業加速布局電池回收賽道。
從細分領域看,鋰礦、電池材料以及電芯等環節企業收獲佳績。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從30萬元/噸最高上漲至51萬元/噸。受益于此,贛鋒鋰業、天華超凈、盛新鋰能、天齊鋰業、西藏礦業等鋰礦企業上半年銷售毛利率實現增長。鋰礦龍頭天齊鋰業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42.96億元,同比增長508.05%;實現歸母凈利潤103.28億元,同比增長119倍。
深市主板1496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7.74萬億元,同比增長6.14%,其中,1175家公司實現盈利,占比接近八成;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企業表現出較強韌性和活力,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三大領域動力充足,板塊資產質量穩步提升……近日,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圓滿收官,深市主板上市公司的半年成績單一并揭曉。
機構人士評價,上半年深市上市公司整體業績良好,龍頭公司作為“壓艙石”的作用凸顯。深市主板公司發展穩中向好,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持續增強。
16:59 | 江城基金“十億百企創投計劃”發布... |
16:24 | 鼎際得舉辦POE產品發布會 剖析項目... |
16:07 | 上交所召開商業航天產業座談會 支... |
16:06 |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 |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