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隨著金融機構持續“補血”,金融債的發行力度持續加大。根據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8月份,金融機構發行金融債合計規模已高達4371億元,創下年內發行新高。其中,商業銀行貢獻最大,當月商業銀行累計發行27只債券,規模合計2863億元,環比上漲499.39%,發行規模占比高達逾六成。
東方金誠日前發布的金融債月報顯示,受金融機構資金補充需求增加影響,8月份金融債發行數量繼續上漲,發行規模創年內新高。當月金融債共發行101只,合計發行規模4371億元,環比分別增長9.78%和133.42%。
近年來,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市場規模持續快速增長。據《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預計2022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513億美元,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74億美元。與此同時,相關新職業也隨之興起。大量工業機器人“忙碌”在生產線上,這催生了對掌握相關操作及系統集成等技術人員的大量需求。
鈞山董事總經理王浩宇介紹,隨著機器人應用場景增加、滲透率快速提升,企業無論是在本體、減速器、激光雷達等硬件領域,還是AI、芯片設計等軟件領域,對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都將顯著增加。
就第四季度將收費公路貨車通行費減免10%的相關政策,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舉措將為貨車司機、企業減輕成本負擔,對整體公路貨運行業的主要參與者紓困解難有很大的幫助。
記者就此隨機采訪了多位貨車司機,受訪者普遍反映優惠政策對減低自己的營運成本有較大幫助。多位貨車司機介紹,除油費外,通行費是出車成本中占比較大的部分,根據實際路線中選擇收費路段的多少,整體算下來大約能占成本的20%左右,甚至更高。
【證券時報】
權益市場表現不佳,今年定增市場大幅縮水。2022年至今,共有162家公司實施定向增發,增發金額合計2871億元,而2021全年參與定增的上市公司有517家,合計增發規模達8994億元。
參與定增獲得“打折價”對機構仍有很大吸引力,公募基金參與定增熱情不減。Wind數據顯示,以定增截止日期為統計口徑,截至9月25日,年內有44家基金公司的524只公募基金產品(只統計公募產品,不含專戶等產品)參與了99家上市公司的定增,總資金為249.46億元。
基金調研被許多投資者視為機構資金正面動向的關鍵指標,但在這波A股殺跌背景下,不少接受基金調研的股票卻加速調整,基金調研距離“抄底”到底有多遠?在最近創下近半年的最高價后,A股某消費電子龍頭在該最高價之際組織了一次有上百名基金經理參加的基金調研,其中不乏鄧曉峰、謝治宇、傅鵬博、孫魯閩、余廣、李化松、歸凱等頂流。
不過,這次眾星云集的基金調研,似乎是一次下跌的開始,調研時所處的股價,也成為這只基金重倉股在最近半年內的最高價,自基金調研的次日起,該股即開始連續走跌,截至目前,股價已下跌接近20%。
近期,市場持續調整,悲觀情緒不斷蔓延,而一些信號卻在顯示,不少基金已經開始了低位加倉,正在逐步進場進行投資和配置。
據Wind數據統計,近一個月來,多種權益類基金均出現了明顯的倉位提升,許多明星基金經理也在近期動作頻頻,通過定增等方式低位搶籌、逆市加倉。而在這輪加倉中,許多中小市值的細分行業龍頭備受基金青睞,且這一趨勢正越來越明顯。
【上海證券報】
9月23日,北京證券交易所2022年第45次、46次審議會議結果出爐:力佳科技、秋樂種業、云里物里3家公司集體過會,其中云里物里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9月19日至9月23日這一周,北交所創下單周上會7家企業的最高紀錄。按北交所的安排,本周(9月26日至9月30日)將舉行四場審議會,分別為第47次至50次審議會議,總共有7家公司上會,維持了較高的企業上會速度。此外,目前還有多家公司已進入發行階段,其中中科美菱、億能電力和海能技術將于本周啟動申購。北交所新股發行也駛入了“快車道”。
據上海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8月1日至9月25日,15家A股公司發布百億級規模投資項目。其中,欣旺達等公司連續推出百億級投資項目,榮盛石化一次性拋出三個投資項目總金額超千億元。
伴隨百億級投資項目涌現,區域與產業發展的熱度也從中釋放。記者注意到,上述百億級投資項目集中分布在動力電池、半導體、新材料等產業鏈。
9月24日,“上海資產管理協會成立大會系列——產業服務論壇”在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舉辦。來自產業界、投資界、金融界的代表齊聚一堂,就資本助力半導體產業成長、景氣度等市場關注的焦點,展開頭腦風暴。
“至2021年,中微公司連續6年保持營業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大于38%。”中微公司董事長尹志堯介紹,中微公司的廠房面積將在2023年達到現有廠房規模的15倍以上。
【中國證券報】
“加速,再加速!”成都市沙西線(西華大道)改造工程施工一標段中最重要的工程難點——貨運大道轉體橋建設正如火如荼。作為連接成都市中心城區與郫都區、彭州市、都江堰市的一條重要快速通道,復工以來,該項目迅速開展全面作業,搶工期趕進度。
施工現場熱火朝天,上市公司基建大單不斷,投資數據穩步回升……
近期,專項債和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的撬動作用持續顯現,保障重大項目用地用能措施接連推出,一系列綜合舉措正協同發力,促進擴大有效投資,加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投資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凸顯。
今年以來,信托公司股權調整頻現。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安信信托、金谷信托等正在或已完成股權調整,部分小股東退出公司經營。專家表示,小股東退出是信托公司持續推進轉型改革、提升抵御風險能力的表現,股權轉讓趨勢或持續。
今年以來,多家信托公司宣布股權調整,且多為小股東調整,小股東退出公司非主營業務趨勢明顯。近日,上海銀保監局正式批復,同意中國信托業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信保基金”)代表中國信托業保障基金通過司法裁定方式取得安信信托轉讓的14.55億股股票,占總股本26.60%。
多位業內專家9月24日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2秋季峰會上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總體呈現恢復發展態勢,也應看到國內外發展環境中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需采取確定性舉措對沖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
“面對不確定、不穩定的國際經濟環境,要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堅持穩中求進,穩字當頭,以確定性的政策措施對沖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力爭實現最好結果。”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寧吉喆稱。
16:59 | 江城基金“十億百企創投計劃”發布... |
16:24 | 鼎際得舉辦POE產品發布會 剖析項目... |
16:07 | 上交所召開商業航天產業座談會 支... |
16:06 |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 |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