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為促進消費潛力釋放,一系列擴大消費政策舉措密集出臺,其中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成抓手之一。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隨著各項促消費政策實施,消費將保持加快恢復態勢。
11月2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表示,穩定和擴大消費。實施好生活服務業紓困政策。支持平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保障電商、快遞網絡暢通。此前一天,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國資委聯合印發《關于鞏固回升向好趨勢加力振作工業經濟的通知》提出,深挖市場潛能擴大消費需求。進一步擴大汽車消費,落實好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階段性減半征收購置稅、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延續等優惠政策,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城市試點。
“目前,美團自動配送車持續在北京順義進行常態化配送,落地美團買菜站點為周邊居民提供生鮮食雜配送服務。”針對上述情況,11月24日,美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美團自動配送車無接觸配送,通過與騎手協同的形式,補充配送運力,全力保障社區居民的物資供給需求。
此外,記者從叮咚買菜、京東七鮮、物美等平臺及商超獲悉,目前多家平臺已通過與第三方物流合作、人手招聘等方式緩解配送壓力。
今年以來,銀行理財市場降溫明顯。除了相關凈值出現大幅波動外,全市場銀行理財量價齊降,無論是新發產品數量還是在售產品數量均出現明顯下降,業績比較基準下降趨勢延續。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推進,疊加今年債市與股市行情震蕩,因此銀行理財產品凈值也會有較大波動,對于原本風險偏好較低的客戶來說吸引力明顯下降,銀行發行銷售產品的難度加大,新發以及在售銀行理財產品數量出現雙降。另外,今年以來債券市場整體收益率不斷走低,以債權資產作為主要配置內容的理財收益率也會明顯下滑。
【證券時報】
來自會計師事務所、投行和上市公司的多位獨立信源人士向記者表示,今年以來中企出海投資結構正在發生變化。一方面,諸多不確定擾動下,海外并購占比消減;另一方面,被并購界稱為“綠地投資”(即外商在投資地建立合資或獨資企業)的數量增加。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中企出海模式進階前行。越來越多的中企有自信、有能力、有技術走向包括老牌工業國家在內的國際市場,改變著以往簡單的產品和技術輸出模式,展現出強勁的合作與整合能力。有被采訪者將此視為從“走出去”到“走進去”升級。
今天,上海數據交易所在揭牌一周年之際,將啟動數據交易節,并將探索設立數交所國際板。10天前,深圳數據交易所正式揭牌。至此,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均已成立數據交易所。
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正成為各地爭相入局的新賽道。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中已明確提出“加快培育統一的數據市場”背景下,誰將勝出?業內普遍認為,數據交易所將有一個大浪淘沙的發展過程,未來可能形成幾家頭部的全國性數據交易所+多個地方性數據交易所的多層次數據要素市場,其中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數據交易所被認為最有競爭力。
11月24日,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8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0%。根據Wind數據,當天有1320億元逆回購到期,故央行實現單日凈回籠1240億元。
在過去一段時間,債券市場經歷調整,10年期國債收益率、1年期AAA銀行同業存單收益率等大幅上行,央行也通過凈投放積極呵護短期緊張的流動性局面。進入本周后,央行逆回購重新回歸小規模操作,并連續4個交易日在公開市場回籠資金,本周已累計實現凈回籠3650億元。
【上海證券報】
近日,受益于國企概念股上漲,基金業績漲幅榜也被相關產品“霸屏”,國企、央企類主題ETF漲勢靠前,基建類ETF上漲尤為“兇猛”。Choice數據顯示,11月22日至23日,廣發中證基建工程ETF、信誠中證基建工程指數基金(LOF)、華夏中證基建ETF等多只基建類基金漲幅均超過5%,部分富時中國國企開放共贏ETF也漲逾4%。
不過,短期來看,“聰明錢”并沒有趁勢加倉。與11月21日的份額數相比,截至11月23日,上述漲幅較大的基建類ETF份額大多變動較小,部分產品份額有所縮減,比如廣發中證基建工程ETF、銀華中證基建ETF等。
11月24日晚間,ST三盛宣布,盡管卓豐投資所持公司19.8%股份仍未過戶至深圳太力科名下,但后者已“暗渡陳倉”——其全資子公司受讓了卓豐投資0.75%的財產份額,成為卓豐投資的普通合伙人。
股東方在股權轉讓過程中主動“加戲”,或與ST三盛當前推進的跨界并購有關。由于擬收購的標的資產存在多個瑕疵,ST三盛此次收購正遭遇監管問詢。
11月24日晚間,聲迅股份發布致歉公告稱,公司監事賈麗妍因其配偶誤操作,在未披露股份減持計劃的情況下,于11月22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9900股,違反了相關規定。
據上海證券報記者梳理,今年10月以來,因股東違規減持而發布致歉公告的上市公司已逾10家,其中金達威、德邁仕、盛弘股份等公司還收到了交易所的監管函。上述違規減持案例中,“誤操作”“規則理解不充分”成為常用“說辭”。
【中國證券報】
近日,位于海口市江東新區的南渡江大道項目(瓊山大道至海文高速段)正全面提速。“整個項目投入人力達102人,樁機和挖機有40多臺(套),目前正在進行地基加固施工,到今年12月底能夠完成固投1.5億元以上,全力沖刺全年建設目標。”南渡江大道項目相關負責人稱。
四季度以來,新一批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業內人士認為,在儲備性、接續性政策加持下,全年基建投資增速有望進一步提升,對穩經濟作用將進一步增強。
財政部PPP中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2022年PPP綜合信息平臺管理庫新入庫項目430個、投資額6935億元。其中,三季度新入庫項目151個,投資額2349億元。從支持領域看,PPP有力地支持了“兩新一重”、綠色低碳等經濟社會發展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
“PPP作為政府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發揮了政府主導作用,推動加快實物量轉化,同時也帶動民間資本,激發了市場投資活力。”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表示。
11月以來兩市融資余額增超200億元 公募機構看好醫藥生物行業
分行業來看,按申萬行業劃分,截至11月23日,醫藥生物是11月以來融資凈買入額最多的行業,達111.22億元;電力設備、計算機行業分居第二位、第三位,分別獲融資凈買入72.03億元、28.51億元;電子、基礎化工行業融資凈買入額也均超過25億元。此外,電子、電力設備、商貿零售行業的融券凈賣出額居前,分別為9.53億元、5.37億元、5.09億元。
近來醫藥生物行業頗受融資客青睞。據數據,截至11月23日,11月以來醫藥生物行業兩融交易額占成交額比例為7.84%,比10月提高1.43個百分點,兩融余額占流通市值比例2.49%。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