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12月12日,在首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之江數字貿易論壇上,杭州國際數字交易中心正式揭牌。事實上,各地近年在加速布局數據化平臺建設,北上廣深等地均已成立數據交易所。
“數據交易所旨在通過數據的交易流通,實現數據的資產化和資本化,在促進數據產業發展、挖掘數據價值的同時,帶動城市和城市群的數字化轉型。”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數據交易所成立,數據要素市場頂層設計和市場體系逐步完善,數據確權、定價、交易等基礎制度將逐步健全。
12月14日凌晨,卡塔爾世界杯半決賽第一場將正式打響,距離冠軍揭曉時刻越近,球迷熱情越發高漲,A股食品飲料板塊也跟隨精彩的賽事掀起一波高潮。
據統計,自世界杯開賽以來,食品ETF、飲料ETF累計漲幅均超12%。同時,《證券日報》記者在多方采訪中了解到,不少食品飲料上市公司紛紛抓住世界杯促銷良機,推出相應活動促進旗下產品銷量增長。
11月以來,中證全債指數由226.87點下滑至224.21點,累計跌幅1.17%。對于近期債市調整,險資作為債券配置大戶,如何看待債市調整,又是否會承接部分拋盤?
多家險資就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債市不具備轉熊基礎,且當下部分品種已具備一定吸引力,將適當增配信用債等品種。生命資產等機構則向記者表示,已經開始嘗試加倉部分信用風險較低的中長期品種,特別是把握一些受流動性壓力錯殺的強擔保債。
【證券時報】
12月13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發布《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經營進出京跨省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業務的通知》。《通知》指出,即日起,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經營在京團隊旅游、進出京跨省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業務。
《通知》指出,旅行社要按照《旅行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六版)》要求,落實好總體原則、行前管理、行程管理、企業內部管理、應急處置等有關疫情防控等各項措施。
北交所新股發行呈現加速之勢,12月以來已有9只新股上市,同時,本周還有5只新股上市,分別為特瑞斯、柏星龍、漢維科技、康比特、國航遠洋,12月將成為全年上市新股數量最高的月份。
開源證券北交所研究中心總經理諸海濱表示,北交所融資排隊時間較短,確定性較強,北交所實施一體化“流程再造”,建立掛牌、上市直聯審核機制,更適合處于關鍵成長期的“小巨人”企業。
近日,在證券時報社主辦的“2022年中國金融機構年度峰會暨2022中國信托業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信登董事長文海興發表了以“夯實信托登記基礎共建行業發展生態”為主題的講話。
他表示,雖然目前信托登記制度基礎已奠定,整體架構輪廓已形成,但作為一項新生事物,信托登記在我國并無成熟的業務模式可借鑒,信托登記道路并非坦途,如信托業在功能定位、業務模式、登記確權、展業方向等方面具有一定特殊性,因此,仍需要“摸著石頭過河”。
【上海證券報】
昨日A股全天弱勢震蕩,創業板指領跌,大消費板塊逆勢活躍,酒店旅游方向領漲,養殖股集體走強,醫藥股早盤調整,午后持續反彈。總體上看,個股跌多漲少,滬深兩市超2800只個股下跌。
截至昨日收盤,上證指數報3176.33點,下跌0.09%;深證成指報11323.70點,下跌0.66%;創業板指報2376.20點,下跌1.05%。滬深兩市成交額為8164億元,較上個交易日再度縮量。北向資金全天凈賣出9.47億元。
作為目前市場行情持續性最強的行業板塊,醫藥股昨日早盤出現回調,午后持續反彈,體現出較強的承接動能。機構認為,本輪新冠治療概念主線行情或仍將延續,但個股或將持續分化。
在本輪反彈行情中,醫藥板塊表現較為亮眼,與新冠治療相關的藥物熱銷,帶動相關個股持續大漲。盡管昨日醫藥板塊有所回調,但申萬醫藥生物指數5日漲幅仍位居所有申萬一級行業指數第一。截至昨日收盤,申萬醫藥生物指數收跌0.59%,5日累計上漲3.57%。
11月企業債凈融資再現低谷,主要是因為受債券市場持續波動影響,不少企業選擇取消債券發行。據上海證券報統計顯示,11月共有91只信用債取消發行,規模達到724.4億元,創今年以來月度最高水平;而去年同期僅有29只信用債取消發行,規模為167億元。
究其原因,在市場分析人士看來,主要是目前信用債二級市場收益率上行,導致發行成本增加,發行人不得不選擇其他渠道融資。
【中國證券報】
12月11日9時58分,在重慶市開州區,成都至達州至萬州高速鐵路重慶段,由中鐵北京工程局集團承建的南河大橋施工現場,打樁機打下第一根樁,這標志著成達萬高鐵重慶段全面開工建設。
歲暮天寒,擋不住基礎設施建設的熱潮。進入12月,一批重大項目陸續開工。同時,地方密集召開會議研究謀劃2023年經濟工作,抓好重大項目建設仍是重點。
富達國際宣布成為首批在中國開展全資公募基金業務的全球資產管理公司之一,高盛透露旗下高盛工銀理財已正式開業,渣打銀行計劃在北京成立一家證券公司……近期,多家外資機構“落子”中國進程加快。
業界人士表示,中國堅定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有力提振各方信心。相信隨著更多開放政策紅利釋放,外資機構布局中國市場將繼續提速。
日前,多家銀行發布被增持相關公告。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方面與上市銀行估值降低觸發穩定股價措施有關;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增持主體對上市銀行發展前景的持續看好。
隨著近期疫情防控政策持續優化,以及房地產政策出現更多積極變化,專家看好宏觀經濟修復,這將對上市銀行基本面形成實質性利好,銀行板塊有望迎來投資機會。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