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12月28日,海關總署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稱,從即日起,相關省、自治區按程序分類推動邊境口岸有序穩妥恢復開通貨、客運;自2023年1月8日起,取消所有進口冷鏈食品和非冷鏈物品口岸環節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監測檢測等措施。
同日,民航局印發《關于恢復國際客運航班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穩妥推進國際客運航班恢復運營,自2023年1月8日起,不再對國際客運航班實施“五個一”和“一國一策”等調控措施,中外航空公司按照雙邊運輸協定安排運營定期客運航班。逐步恢復受理中外航空公司國際客運包機申請,2023年夏秋航季完全恢復至疫情前流程及要求;按照疫情前流程恢復受理入境公務機申請。
近期全國多地出現退燒類藥品供不應求的情況,對此,海南、河南、山東、陜西、四川、云南、安徽、廣東、黑龍江等地采取免費發放藥品等措施,積極保障民眾用藥需求。
藥品的發放方式主要由當地市場監管局組織,以連鎖藥店各門店為單位拆零發放;同時,后方的各地制藥公司負責穩產保供,輸送免費“愛心藥”。藥品品種不僅包括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西藥,也包括對新冠感染癥狀有所緩解的中成藥。
近日,多地密集召開經濟工作會議謀劃部署2023年工作。記者梳理發現,擴大內需是各地明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創新消費場景成為抓手。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將進一步下滑,外需對國內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會明顯減弱。由此,明年內需要及時頂上來,并帶動國內經濟增速回升。
【證券時報】
近年來,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但作為經營風險的行業,金融業天生自帶風險基因,金融風險又往往具有在經濟周期波動、產業結構調整的劇變下隱蔽積累的特性,必須保持高度警覺,尤其是應緊密跟蹤房地產市場、地方債、問題中小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異常波動、外部沖擊等領域潛在風險,做到“時時放心不下”。
作為金融領域的一部綜合立法,《金融穩定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我國金融立法工作穩步推進,形成了以《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證券法》、《保險法》等金融基礎法律為統領,以金融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為重要內容,地方性法規為補充的多層次金融法律體系。不過,涉及金融穩定的法律制度缺乏整體設計和跨行業跨部門的統籌安排,相關條款分散,規定過于原則,一些重要問題還缺乏制度規范。
12月28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官網公布了新一批游戲版號審批信息,共84款國產游戲獲得版號。
至此,2022年累計發放的國產游戲版號數量達到468款。此外,在發放國產游戲版號的同時,進口網絡游戲版號也同步發放,共44款游戲獲得版號。本次發放的84款游戲包括72款移動游戲,其余為客戶端或移動+客戶端游戲。
A股公司中,吉比特、中青寶、美盛文化等公司或其子公司產品獲批。港美股公司中,網易、創夢天地、心動公司、中手游等公司產品獲批。
2019年12月18日至12月26日,6家基金公司試點成立了行業首批逐筆份額提取業績報酬的浮動管理費率基金(下稱“浮動費率基金”)。如今,這6只浮動費率基金運作均已滿三年,截至2022年12月26日,6只產品成立以來平均收益率41.93%,整體表現大幅領先同期滬深300指數的表現。
一直以來,基金產品都是收取固定的管理費,公募基金的管理費直接與基金規模掛鉤,而不受業績等因素影響,部分基金在大幅跑輸市場導致投資者收益虧損的同時,卻仍舊“旱澇保收”,這種模式受到投資者詬病。為此,基金行業做了很多嘗試。2019年11月21日,首批浮動費率基金試點正式獲批,興全、國泰、富國、華安、中歐、華泰柏瑞等6家基金公司成為試點機構。
【上海證券報】
2022年行將翻篇:回眸這一年,全球主要經濟體普遍面臨高通脹之煩惱,加息大招連番出手,至年末,這輪高強度加息方才幾近尾聲。
2023年新頁待啟:展望新一年,通脹壓力放緩勢頭已現,市場有望見證全球央行上半年暫停加息,但全球經濟復蘇難以為繼,或將步入“滯脹”下半場。
本周以來,市場隔夜利率持續處于偏低水平。自12月21日跌破1%后,銀行間市場存款類機構隔夜質押式回購利率(DR001)加權平均利率持續走低。截至12月28日收盤,DR001加權平均利率下行8.59個基點報0.4759%,刷新歷史新低。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短端利率的持續回落與年末資金面超預期寬松有關。近期,為應對年末流動性趨緊,央行加大了公開市場操作力度。12月19日重啟14天期逆回購以來,央行的逆回購投放規模一直處于高位。上周,央行在公開市場累計凈投放7040億元。
盡管《阿凡達2》的票房不及預期,但市場對影視行業復蘇的信心正與日俱增。近期A股影視板塊再現普漲。與此同時,全國院線恢復營業的比例也在不斷提高。
不過相較于市場樂觀情緒,近在眼前的春節檔依然有些“撲朔迷離”,目前宣布定檔的電影從數量看較往年有不小差距。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業內仍在觀望。
【中國證券報】
元旦、春節假期臨近,多地加大力度促消費,通過發放消費券等形式為市場注入活力。業內人士認為,出行限制放寬利好跨省游市場復蘇,消費者出行信心正在逐步恢復。在“雙節”的助推下,旅游消費市場有望加速復蘇。
據微信公眾號“鄭州發布”消息,12月28日,“鄭州市元旦、春節‘雙節’促消費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雙節”促消費活動正式啟動。鄭州各級財政直接投入資金將達到2.5億元。商務領域的促消費活動涉及五大板塊,主要形式是向廣大市民發放各種消費券。
在鋰電池材料成本高企背景下,企業布局鈉離子電池熱情高漲。近日,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鈉離子電池產業化進展情況。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產業鏈的完善、技術成熟度提高和規模效應,鈉離子電池的成本有望低于磷酸鐵鋰電池20%以上,將為大規模推廣鈉離子電池創造有利條件。目前,部分企業鈉離子電池產品步入中試階段,但距離量產還需經歷緩慢的爬坡過程。
12月27日晚,傳藝科技公告稱,控股孫公司傳藝鈉電與中祥航業簽署《鈉離子動力電池儲能系統項目開發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民航輔助車輛新能源替代領域展開合作,共同開發性價比高的基于鈉離子電池的動力儲能系統。2023年度,中祥航業將向傳藝科技或通過指定PACK廠采購電芯量不少于1.3GWh。
12月28日,恒立液壓發布的定增公告顯示,私募大佬馮柳的身影出現其中,“大手筆”出資4.3億元參與此次定增。
四季度以來,A股市場轉暖,一些百億私募三季度挖掘到的隱形重倉股,也在四季度“開花結果”。臨近年末,私募大佬動作頻頻,紛紛挖掘新標的或調倉換股以備戰2023年行情,高毅資產馮柳和鄧曉峰、景林資產等都有調倉動向曝光。其中,12月28日,恒立液壓發布的定增公告顯示,私募大佬馮柳的身影出現其中,“大手筆”出資4.3億元參與此次定增。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