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勢猜想:A股是牛市前奏還是階段性反彈窗口
9月21日,周五兩市受消費板塊提振雙雙高開,盤初由于軍工等板塊回調,多空爭奪激烈,滬指持續寬幅震蕩,11:00過后,銀行、券商、地產等權重板塊相繼崛起,帶動滬指逐漸沖高,大漲超2%。上證50一度大漲超3%。深成指和創業板指走勢與滬指基本一致。兩市近30股漲停,僅400股飄綠。從盤面來看,機場航運、汽車整車、銀行、互聯網彩票、酒店餐飲、白酒、服裝家紡等板塊漲幅居前,西安自貿區、采掘服務、可燃冰等板塊跌幅居前。
截止收盤,滬指報2797.48點,漲幅2.50%,深成指報8409.18點,漲幅2.13%;創業板指報1411.12點,漲幅1.69%。滬指本周漲4.32%,創兩年半最大周漲幅。
技術面看,今日以保險、券商為代表的大金融股或將繼續引領行情走勢,與A股市場一起迎接久違的全面反彈。
巨景投顧指出,三大股指本周均走出探底陽線,止跌跡象明顯,滬指更是一陽包三陰,屬于典型的見底形態,因此下周繼續以做多為主,持股待漲應是較佳策略。
源達投顧表示,今日行情再現全面普漲,結合本周內三陽兩陰行情,上證指數重心節節上行,反彈窗口就此打開。這到底是牛市前奏還是階段性反彈窗口?其實縱觀歷史低位,行情企穩都有大政策推動,如今市場信心回歸,人們翹首以盼,中國經濟也將在政策暖風推動下,逐漸企穩回升。而當前,市場整體估值處于歷史低位,A股此時配置價值極高。建議投資者積極布局大消費,重點放在價值藍籌股方向,積極布局。
操作策略上,巨豐投顧表示,滬指在100多點的反彈之后,很多人或許短線踏空,這時候就不要去追進了,市場的反彈回升一波三折的,接下來仍有低吸的機會。只不過,下一次的低吸,成本就會稍微高一點,但也不妨礙整體的繼續反彈趨勢。
資金猜想:行業優質龍頭或繼續受外資青睞
雖然今年市場大幅下調,但外資流入熱情不減,部分股票備受青睞,外資持續買買買。總體看來,外資投資A股的基本思路是精選龍頭,兼顧價值成長,部分股票的持股占自由流通股比例已經超過30%。從內在邏輯看,外資通過不斷收集流通籌碼獲得公司估值定價主導權,從而使公司價值得到市場認可。
目前A股整體的預期收益率及風險溢價回報已經接近底部水平,外資通過香港和內地的互聯互通渠道不斷涌入。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滬深港通開通以后,通過陸股通流入A股的境外資金累計達到約5700億元,其中2018年北向資金凈流入2304億元。
從外資持股的行業分布看,以全部A股市值分布為基準,外資總體明顯超配消費(日常消費和可選消費)和醫療,低配中上游行業,且陸股通低配金融,QFII低配信息技術。
目前來看,境外資金作為A股市場重要的長線資金,投資風格偏穩健。具體到個股,外資主要偏好高市值、低估值、優業績、高股息的股票標的。其基本思路是精選龍頭,兼顧價值成長,部分股票的持股占自由流通股比例已經超過30%。
在金融地產以及資源品等傳統行業中,由于行業格局已經相對穩定,盈利向頭部集中、強者恒強的發展方向比較明顯,因此外資持股明顯以大為美,重倉投資的股票主要為一級行業龍頭,具有市值大、估值低、盈利高等特點。
消費服務類行業上,外資集中持倉白馬股,在行業集中度提升背景下,尤其偏愛具有行業定價權的公司,且公司股息率基本處于行業偏上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TMT行業上,外資不僅重倉持有穩定增長的龍頭,也積極布局持續投入研發、成長性較高的細分龍頭。
熱點猜想:低估值藍籌股將會有一波反彈機會
9月21日,白馬股再度王者歸來,直接開啟拉升模式,空頭們瞬間被打臉。截止收盤,板塊方面,能源、航運、白酒、地產、保險、家電、汽車等多個領域表現出色,個股方面,中國國航、恒逸石化、申通快遞、洋河股份、瀘州老窖、中交地產、中國平安、老板電器、廣汽集團、安信信托等領漲。
消息面上,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構建更加成熟的消費細分市場,壯大消費新增長點。圍繞居民吃穿用住行和服務消費升級方向,突破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適應居民分層次多樣性消費需求,保證基本消費經濟、實惠、安全,培育中高端消費市場,形成若干發展勢頭良好、帶動力強的消費新增長點。
前海開源楊德龍指出,從傳統上來看,四季度隨著一些機構投資者增持重倉股,往往低估值藍籌股會有一波比較好的反彈機會,建議投資者可以積極地關注一些已經跌到位的優質個股,來布局四季度的反彈行情。
另外,楊德龍還進一步指出從行業和板塊來看,可以關注的有:1、被錯殺的消費白馬股。2、新能源汽車板塊。3、低估值藍籌股,特別是銀行、保險等低估值的大盤股。4、真正的成長股。
招商證券張夏團隊也認為,9月的配置建議依然聚焦龍頭藍籌,重點推薦以大眾消費(含醫藥)、金融等板塊的龍頭標的。
萬家基金表示,緊跟股市,四季度有望迎來反彈機會。投資方向上,看好“藍籌+成長”。首先,藍籌:偏向于選擇現金流健康,核心競爭力強,負債率健康,估值便宜的板塊,如銀行、地產等。其次,成長:相對看好有消費剛性或科技創新類公司,尤其重點關注以下行業有基本面支撐、景氣向上的細分個股:醫藥、軍工、新能源汽車、工業互聯網、高端制造、半導體等行業的重大投資機會。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對于文章中所提及的股票,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