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冰
“618”期間,各大金融機構的明星基金經理和理財大咖紛紛推出一系列在線理財直播,與各路網紅正面交鋒。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在支付寶APP的“618”財富日,預計結合直播邀約了71家機構,一起科普穩健理財方面的相關知識。
中國(上海)自貿區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劉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可以預見,在線理財直播肯定會給理財市場帶來一些新的變化,包括理財產品的設計、數字化營銷方式、理財產品售后服務環節等,這將是一個優化的過程,目前的理財風向已偏向投資者教育。”
投資者教育是主題
“618”作為電商的期中大考,自2019年起金融理財除了打折、補貼等玩法參與“618”大促之外,開始出現新形勢——理財直播。今年機構在“618”期間理財直播,越發注重投資者教育及投資者保護。
據《證券日報》記者獲悉,618期間(6月16日-6月20日),在支付寶APP上,將有71家金融機構做投資者教育理財直播,僅6月18日當天就將會有130場關于科普穩健理財相關的知識的理財直播。
自6月16日電商“618”大促開啟日起,經《證券日報》記者“蹲點”觀看多場理財直播后發現,目前各家金融機構的直播已非基金經理“單打獨斗”,而是已經有了初具規模的直播團隊,例如提醒流程、發布獲獎名單、提示抽獎環節等,與此前理財直播相比,顯得更加成熟。且與理財用戶實時互動更加頻繁,在幫助投資者答疑解惑,投資者教育方面下足功夫。
北京市網絡法學會副秘書長車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流量稱王”在金融機構的理財直播中依舊適用,但確實需要正視理財直播作用的兩面性。與一般線下方式相比,沖動型消費在直播帶貨中的比例更大,在從眾心理退潮之后,用戶過高的期望很容易滑落為心理落差和失望情緒,對于美妝、食物、數碼生活用品風險不大,然而理財產品屬于金融產品,其風險生成和暴露具有特殊性,將直播帶貨模式帶入到理財產品未必適用,目前多家互聯網理財APP及金融機構方均在大力推廣投資者教育及宣傳理財知識,這十分有必要。
多家機構平臺勸投資人三思
經過記者連日觀察,“618”大促雖是重要節點,各家機構的理財直播對基金帶貨目的性并不強,從目前金融機構的理財直播來看,在某種程度上兼顧了“投”與“教”兩者。
對于用戶來說,能夠面對面與基金經理交流,并實時提問,這種交流體驗對投資者教育有較大作用。此外,在定期進行直播后,各家機構的粉絲量及熱度確實都有顯著的提升。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各家機構在直播頻道的財富號發現,截至到6月17日下午15時,多家機構粉絲數量已達500萬以上,個別機構粉絲數已超1000萬。
在投資者對理財直播熱情持續高漲同時,記者也注意到,有多方平臺機構勸投資人“三思后行”。支付寶理財平臺官方呼吁,有必要降低對2021年權益基金市場的收益預期,均衡資產配置。不建議過度關注局部過熱板塊。同時,也有多位基金經理在支付寶評論區提示理性投資。
博通分析資深金融行業分析師王蓬博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短期內以直播帶貨帶量并不現實,目前金融機構理財直播趨勢較為明顯,更看中直播的長期意義。第一,打造公司IP,利于品牌塑造;第二,順應大環境及行業變化;第三更關注投資者教育。”
在目前金融理財直播火爆的同時,也引來了監管部門的擔憂。
2020年10月份,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防范金融直播營銷有關風險的提示》(以下簡稱《提示》),提醒社會公眾:應注意甄別金融直播營銷廣告主體資質,選擇正規金融機構和渠道購買金融產品;認真了解金融產品或服務重要信息和風險等級,防范直播營銷中可能隱藏的銷售誤導等風險;樹立科學理性的金融投資、消費觀念等。
王蓬博指出,“《提示》有利于消費者提高警惕意識,也能夠為下一步監管整頓直播亂象做好鋪墊。”他同時表示,未來金融直播行業有比較好的發展前景。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