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左永剛:3月26日,歷經17年醞釀籌劃,中國原油期貨終于正式上市交易。原油期貨的上市將為國內外能源生產、流通、消費企業和各類投資者提供風險管理工具,是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的重要一環,也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力量。此外,以人民幣計價和結算的原油期貨產品,將有助于推動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的使用。
原油期貨首日交易“開門紅” 市場表現出極大熱情
■本報記 者朱寶琛
3月26日,原油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INE)正式掛牌交易。上市首日,原油期貨迎來“開門紅”走勢。業界普遍認為,作為中國第一個對境外投資者開放的期貨品種,原油期貨被寄予厚望,無論對于中國期貨市場還是石油業來說,都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是里程碑式的事件。
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
重要一環
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周和華表示,原油期貨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舉措。原油期貨的上市為國內外能源生產、流通、消費企業和各類投資者提供了風險管理工具,是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的重要一環,也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力量。
中信期貨董事長張皓認為,我國推出原油期貨,首先有助于形成反映中國乃至亞太地區市場供需關系的原油定價基準,能夠彌補WTI、BRENT原油期貨在時區分工上的空白,形成24小時連續交易機制,能補充完善國際原油定價體系;其次,為國內原油產業鏈上眾多實體企業提供了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更好地管控價格波動帶來的經營風險;第三,原油期貨是我國第一個國際化的期貨品種,將引入境外投資者參與,探索期貨市場國際化的市場運作和監管經驗。
“長期以來,由于缺乏科學的原油定價機制,中國在原油貿易中的話語權不強,原油期貨上市后,隨著成交的活躍和定價機制的成熟,我國原油價格在國際原油市場的影響力將增強,有利于降低油價波動對經濟的影響,也有利于推動國內成品油市場的價格改革。”廣發期貨董事長趙桂萍表示。
以人民幣計價
是對市場需求的真實反映
期貨市場作為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發揮市場功能,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對外開放,必須要有全球投資者的參與。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我國原油期貨合約設計方案最大的亮點和創新可以用17個字來概括,即“國際平臺、凈價交易、保稅交割、人民幣計價”。
“原油期貨是首只以人民幣計價和結算的原油期貨產品,這也是對市場的需求的真實反映。”星展銀行中國首席執行官葛甘牛表示,一方面有助于推動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的使用;另一方面對實體企業來說,更貼近市場現實的價格和計價貨幣,能夠為實體企業提供有效的套期保值工具,管理價格波動風險。
“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此次推出原油期貨,將進一步提高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和影響力。”葛甘牛說。
張皓表示,隨著市場的逐步成熟,伴隨著如鐵礦石等更多期貨品種的對外開放,將促進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使用。
首日原油主力合約SC1809
成交4.07萬手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昨日15:00收盤,原油主力合約SC1809成交4.07萬手、成交176.40億元;原油品種成交4.23萬手、成交183.47億元。
“從行情走勢來看,開盤階段市場就對INE原油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國泰君安期貨原油研究總監王笑表示,從日內交投情況來看,INE原油期貨的交投非?;钴S,遠月的合約交投也較為活躍,INE原油期貨的流動性表現良好;從價格走勢方面來看,INE原油價格與交割油種的價格非常貼合,市場此前通過無風險套利理論做出的價格模型被證明有效,這意味著INE原油期貨的價格是真實有效的。
“我們認為,INE原油期貨的首日交易表現良好,相信在未來會吸引更多不同類型的主體參與INE原油期貨的交易,這也會促生更好的流動性和影響力更大的INE價格,這種良性的循環也會幫助INE原油期貨更好的發揮期貨的功能和作用。”王笑說。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原油期貨首日交易參與集合競價的客戶共413家,成交261手,成交價格440元/桶。參與集合競價達成首批交易的石油企業有中國聯合石油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石化(亞洲)有限公司、中海石油化工進出口有限公司、中化石油有限公司、香港北方石油公司、廣州市華泰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山東匯豐石化集團有限公司、托克(新加坡)有限公司、嘉能可(新加坡)有限公司、復瑞渤商貿(新加坡)有限公司和中銀國際環球商品有限公司等,其中香港北方石油公司、托克(新加坡)有限公司和嘉能可(新加坡)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分別通過工銀國際期貨有限公司、中國新永安期貨有限公司和時瑞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三家境外中介機構轉委托的方式參與交易。
“可見,中國原油期貨已獲得境內外投資者的高度關注,參與主體不僅涉及石油公司、貿易公司、煉化企業多個產業鏈環節,且涵蓋國有企業、私營企業、外資企業多種性質類別,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國際平臺’的定位實至名歸。”國投安信期貨能源首席分析師高明宇表示。
此外,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很多機構投資者也通過原油場外期權的方式參與到原油期貨的交易中,比如,北京屹濤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與國泰君安風險管理有限公司以原油期貨首日交易集合競價的價格作為行權價,完成了國泰君安風險管理有限公司的第一單原油場外期權合約。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