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隨著監管不斷加強,本輪黑色系商品極端行情似乎準備宣告結束。近日,《證券日報》記者通過多方調查發現,自10月19日以來,在本輪黑色系商品持續大跌背景下,多數期貨公司出現投資者穿倉情況,投資者穿倉資金從百余元至百萬元不等,但也不乏有投資者在短短十幾個交易日內凈賺幾千萬元。
《證券日報》記者從多家機構處獲悉,此次穿倉投資行為相較以往有明顯改善:一方面,投資者理性對待,及時追加保證金;另一方面,積極與期貨公司協商解決問題。
事實上,在此次穿倉行為中,期貨交易所和期貨公司起到了很好的彌補作用,但也有部分期貨公司在風險控制措施上稍顯不足,甚至出現投資者“失聯”情況。
有公司穿倉者達十余人
穿倉是指客戶賬戶里可用資金為負值的風險狀況,即客戶不僅將賬戶里的保證金全部虧掉,而且還倒欠期貨公司;爆倉則指投資者在極端市場行情中,本金近乎損失殆盡的情況。因此,穿倉所表示的嚴重程度要遠遠大于爆倉。而二者的區別在于爆倉不一定會穿倉,而穿倉則一定會爆倉。
記者了解到,在期貨公司嚴格實行當日無負債結算制度情況下,穿倉事件并不常見,但也會發生,尤其是在行情劇烈波動情況下,客戶持倉被封在停板上,即便在強平情況下也無法快速出逃,若下一交易日再次遇到封于跌停行情,則會較大可能出現穿倉現象。
在這輪黑色系商品普跌行情中,期貨公司普遍出現投資者穿倉現象。北京一位期貨營業部總經理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本輪黑色系商品出現的第三個跌停板就有客戶穿倉出現。“這位客戶也是一位資深交易者,長期專注于黑色系商品的投資,此前手中閑置的資金本想用于購買理財產品,但基于常年從事相關現貨采購業務和投資經驗考慮,將手中所有閑置資金押注本輪黑色系商品,結果方向作反了,出現了穿倉的情況。”
另有期貨公司高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大部分客戶以農產品期貨投資為主,但也有對黑色系商品交易的客戶,與其他公司情況相似,也出現了穿倉情況。
記者從華中地區某期貨公司高管處了解到,該公司自10月19日以來,已經出現了十余個客戶穿倉現象,合計穿倉資金在30萬元左右。“某客戶穿倉十幾萬元,且無能力追加保證金,后與公司協商,通過分期付款方式每個月還款1萬多元。”
由于雙向交易機制,在本輪下跌行情中,多頭黑色系商品投資者時有穿倉,然而機會與風險并存,對于空頭來說,則是收益頗豐。
一位不愿具名的期貨公司高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有客戶堅持做空,在最近的十幾個交易日里,合計賺取幾千萬元。
有投資者玩“失聯”
自10月19日以來,黑色系商品“三兄弟”聯袂大跌,部分品種更是出現連續跌停的極端行情,這也是投資者無法出逃的原因。雖然最終導致穿倉現象,但風險控制體系也為投資者起到了保護作用。
“我們在交易所發布提高保證金比例、限制交易量和調整漲跌幅度的通知前,已經意識到風險,并通知投資者做好相應風險應對準備。”北京某期貨公司首席風險官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也是嚴格按照公司風險管理辦法采取措施,例如在提高保證金方面,公司依據當日結算剩余資金,電話通知客戶在次日開市前追加保證金;在收到交易所相關調整通知后,在原有基礎上追加3到10個百分點,要求投資者提前將交易資金入賬。“在這種情況下,多數投資者意識到風險,通過減倉、平倉或改變交易方向等方式,規避風險,保證收益。雖然也有穿倉現象發生,但整體來看,風險還在可控范圍內。”
一般來說,投資者出現穿倉情況后,期貨公司會提前為投資者墊付,直到投資者能夠平倉或追加保證金。如果投資者不還款怎么辦?
對此,多位期貨公司高管表示,目前,“賴賬”情況鮮少發生,當前投資者理念相對成熟,在遇到此類情況后,均能夠與期貨公司協商解決,最壞的結果也是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償還,通過司法途徑解決的案例少之又少。
本輪黑色系商品極端行情出現時,多數期貨公司都能夠起到監督管理和幫助解決問題的作用,但也有公司表現稍顯不足。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杭州某期貨公司長期對黑色系商品持倉和成交偏高,在本輪極端行情中,出現穿倉的客戶較多,公司客服雖然及時要求投資者追加保證金,但效果一般。“數個跌停板后,客戶玩起‘失聯’,充分反映公司在風險控制方面未有前期準備,以至出現穿倉情況,客戶一時間無法接受便躲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期貨公司所繳納的保障基金比例與分類評級呈負相關,即評級越高的期貨公司所繳納的基金比例越低。據《關于期貨交易所、期貨公司繳納期貨投資者保障基金有關事項的規定》顯示,AAA級期貨公司所繳納的保障基金是代理交易額的億分之五,目前,全行業尚未有期貨公司能夠符合此項標準;AA級繳納比例為億分之五點五;A級繳納比例為億分之六;D類繳納比例為億分之十。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