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中證1000股指期貨和期權將于7月22日上市,這對于期貨市場乃至整個資本市場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包括公募、私募和期貨公司等多家機構投資者相關人士表示,中證1000股指期貨和期權的推出意義重大,有助于進一步滿足投資者避險需求,吸引更多投資者入市,豐富交易策略,帶動公募和券商等各類資管機構相關業務發展。
記者從多家期貨交易所和期貨公司處獲悉,年內仍有多個新品種值得期待,其中期權類和新能源類品種推出的可能性最高;同時,期貨公司為了更好服務各類投資者,在人才培養和信息儲備等方面已開展各項準備工作。
中證1000股指期貨和期權將成為新寵
基于對中證1000指數對應的成份股來看,科創板和創業板上市公司數量占比最高,金融股權重占比在四大指數中最低,更能代表成長型公司。因此,多家機構分析認為,中證1000股指期貨和期權的上市,有助于進一步滿足投資者避險需求,實現精準化對沖避險。
“由于中證1000指數的波動性比中證500指數高,基于中證1000期指的CTA策略將更受歡迎。”華夏中證1000ETF基金經理趙宗庭表示。
東證衍生品研究院金融工程組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證1000指數成份股以小盤股為主,具有股價波動大、業績不穩定的特點;中證1000指數的市值與中證500指數相當,但是跟蹤中證1000指數基金的總規模僅是中證500指數基金規模的十分之一,可以預期,隨著對應衍生品工具的上市,將極大提高機構投資者配置中證1000指數成份股的熱情,為股票市場與衍生品市場帶來增量資金。
銀河期貨金融市場總部孫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證1000指數期貨和期權覆蓋面較廣,推出后有助于進一步滿足投資者避險需求,吸引更多投資者入市,股票市場規模也有望迎來大擴容。此外,相關策略也會極大豐富,并將帶來產品多樣化,進而吸引資金入場,促進券商、公募、私募和期貨公司等各類機構業務發展。
在融智投資基金經理胡泊看來,中證1000股指期貨和期權有助于中證1000指數對應的中小盤股票價值發現,也會為量化對沖等策略提供風險對沖工具。相對于中證500股指期貨來說,成本會降低,后期會吸引更多量化機構參與其中,通過量化的方式來挖掘信息差的價值。
“中證1000股指期貨和期權獲批,意味著中小市值組合策略也有了更精準的套保工具,有利于機構投資者迅速把握市場風格的切換,有利于在持倉中小市值組合的產品更靈活對沖短期系統性風險。”建泓時代投資總監趙媛媛說。
年內還有一籃子新品種“在路上”
中證1000股指期貨和期權的推出,成為了今年期貨市場上市的首只新品種,與此同時,也有其他品種值得期待。記者從交易所和期貨公司獲悉,已有多個期權類和新能源類品種處于“箭在弦上”的狀態,待監管層通過后便可為各類產業或投資者提供服務。
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大商所積極推進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油期權上市各項準備工作;同時,重點推進集裝箱運力、再生鋼鐵原料等期貨品種上市。“未來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油期權將與現有豆類期貨和豆粕期權形成合力,為大豆產業鏈搭建工具齊備、避險效率高的衍生品體系。上市期權工具也將進一步促進豆類期貨市場功能發揮,進而提升我國豆類衍生品市場的價格影響力,更好地服務國家糧食安全和保供穩價大局。”
記者了解到,大商所再生鋼鐵原料類期貨品種完成了合約草案設計、市場論證等前期工作;集裝箱運力期貨合約設計工作也已基本完成,上市后將成為全球首個采用實物交割的航運期貨品種。此外,大商所還將多措并舉做好干辣椒、純苯、硫磺、乙醇等期貨品種上市,以及茶油、原木、冰醋酸、石油焦等期貨品種研發,認真開展東北亞原油期貨上市的可行性研究,加快溫度指數等指數衍生品研發,更好助力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和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
北京某期貨公司分析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還有包括工業硅、商品指數期貨等各類品種也值得期待,同時,各家期貨交易所都在有條不紊地推進相關品種,與現運行的品種形成互補,做精做深產業鏈。
記者從鄭商所相關人士處獲悉,該所目前已經上市交易23個期貨品種和6個期權,范圍覆蓋糧、棉、油、糖、果和能源、化工、紡織、冶金、建材等多個國民經濟重要領域;其中,我國90%以上的PTA生產企業、85%以上的重點制糖集團,80%以上的棉花大中型貿易企業均利用鄭商所品種管理風險。白糖、棉花、菜粕、PTA、甲醇等行業企業普遍利用期貨價格進行點價交易。
一方面是新品種的積極推進,另一方面則是期貨公司“枕戈待旦”,多方面做好服務各類交易者工作。
“今年各個期貨公司在備戰新品種方面都投入了很大的力量,有些公司研究員為了配合好新品種的產業調研,親自調研各個區域,甚至還參與了期貨合約的制定或修訂工作。我們公司今年加快了人才招聘和市場開發工作,同時開展了各類產業調研。”方正中期研究院院長王駿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東證衍生品研究院有色資深分析師孫偉東表示,年內還有工業硅、多晶硅和鋰等期貨品種值得期待,這些新品種都是新能源領域的重要原料,也同屬有色金屬板塊,可與已運行的有色品種形成互補。
“公司面對即將上市的諸多重要新品種,首先配備并補充了優秀的研究員,同時積極采購行業優質資訊與數據,建立底層數據庫,并針對各類新品種的市場熱點進行了大量專題報告的研究與撰寫。”孫偉東說。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