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歲末年初之際,期貨市場新品種供給提速,工業硅期貨和期權、螺紋鋼期權、白銀期權,以及8個豆類期貨和期權品種引入境外交易者,一籃子期貨和期權品種推出在即。
多位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期貨品種集中“上新”更多體現行業在服務實體經濟時所發揮的重要功能,同時,新品種的推出和國際化品種的擴容也將為行業帶來新機遇。
新品種將填補更多空白
12月22日,作為廣州期貨交易所首個品種,同時也是期貨市場首個綠色品種的工業硅期貨即將推出;12月23日,工業硅期權也將掛牌交易;12月26日,螺紋鋼和白銀期權將于上期所掛牌交易,同日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和豆油8個期貨和期權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
在業內人士看來,新品種的推出填補了期貨市場多個領域的空白,未來的期貨市場是充滿諸多機遇的,尤其是在行業對外開放背景下,國際化業務更具吸引力。
自2018年鐵礦石期貨成為國內首個引入境外交易者的已上市品種以來,5年間,期貨市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舉措漸次落地,對外開放品種日益豐富,規則體系日益完善,境外交易者通過特定品種方式參與路徑,在不斷實踐中已日益成熟。
同時,今年新頒布施行的《期貨和衍生品法》,填補了涉外期貨交易法律制度的空白,規定了更適應國際化要求的期貨交易、結算、交割等制度,并設專章規定了跨境交易和監管協作,從“引進來”和“走出去”兩個方面規定境內外交易者跨境交易應當遵守的行為規范,構建了境內外市場互聯互通的制度體系。
方正中期期貨研究員王亮亮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期貨期權品種集中“上新”,一方面反映出我國期貨市場運行非常平穩,特別是《期貨和衍生品法》實施使行業法律法規更加健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實體企業對風險管理工具的強烈需求,期貨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兩大功能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作用。
南華期貨董事長羅旭峰對記者表示,近年來,中國期貨市場國際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重要品種允許境外交易者參與,尤其是在豆類期貨和期權將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背景下,國際化品種的產品線進一步豐富,這不僅提高中國期貨市場在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中的參與度,滿足境外產業客戶風險管理需求,降低境內企業由于使用外匯結算而帶來的外匯波動風險,更會提高我國相關品種在全球市場的輻射力,進而提高我國大宗商品的話語權。
市場期盼豆類期貨期權國際化
隨著境外交易者可正式參與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豆油期貨和期權交易,豆系期貨和期權的對外開放工作又向前邁出重要一步。
本次對外開放的8個豆系品種,均有十幾年的上市歷程,特別是黃大豆1號和黃大豆2號品種,最早可溯源到大商所成立時的大豆期貨,龐大的國際市場和貿易背景也使得相關品種形成了一定的國際關注度和影響力,不少大型境外產業企業早已通過中國境內設立的子公司參與,對于國內期貨市場規則較為熟悉,擁有較好的國際化基礎。
中銀國際環球商品(英國)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姚磊表示,此次大商所引入境外交易者必將吸引境外產業客戶、貿易商、機構投資者陸續參與進來。境內外市場的聯動性將更強,跨市場交易將更為便利,境內外客戶可以開展套期保值等業務,降低市場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進而實現全球范圍內的產業鏈風險管理。
馬來西亞大華繼顯證券私人有限公司衍生品部資深經理Issabelle Cheah告訴記者:“境內外交易者對大商所豆系國際化的呼聲一直很高,2020年棕櫚油期貨國際化后就有很多客戶對交易豆系品種表達了意愿,對境外機構來說是非常好的機遇,尤其是考慮到我司客戶主要涉及食用油領域。”
東證衍生品研究院農產品資深分析師黃玉萍告訴記者,當前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期貨是全球大豆定價基準,中國需求對國際大豆供需和價格有重要影響。此次國內豆類期貨和期權引入境外交易者,有助于進一步擴大中國市場影響力。從產業機構參與角度來講,國際糧商早就有參與我國大豆壓榨行業交易的需求,同時,眾多外資金融機構也有不同程度參與我國期貨市場交易的渴望;國內豆類期貨期權國際化,有利于進一步擴大境外投資者數量,優化期貨投資者結構,讓期貨市場更好地發揮價格發現功能。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