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完善價格治理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诽岢?,要“推進重要商品現貨、期貨市場建設,優化期貨品種上市、交易、監管等規則,夯實市場形成價格的基礎”。
多位受訪專家向記者表示,夯實市場形成價格最重要在于發揮衍生品功能。截至目前,期貨市場在服務國民經濟建設中取得顯著成效,尤其是在基礎行業中發揮的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等功能,為各類實體企業多元化需求提供有力支持。未來,期貨市場還應繼續豐富衍生品工具鏈、健全制度體系,優化品種布局,進一步強化衍生品價格發現功能,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發揮價格發現功能
中國期貨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共上市期貨期權品種146個,涵蓋農業、有色金屬、貴金屬和能源化工等產業,幾乎覆蓋國民經濟的主要領域。其中,多個品種運行功能發揮明顯,如豆粕、豆油、棕櫚油等品種期貨價格已成為現貨貿易定價基準,以期貨價格為基準的基差貿易模式越來越多地成為塑料、PVC、乙二醇等產業鏈企業化工品貿易的主要選擇,并在國內港口鐵礦石貿易中日漸普及,有效幫助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統一價格參考,降低談判成本,同時為監管部門評估市場風險、監測經濟運行提供了重要量化指標。
衍生品價格發現功能可為實體企業提供有效的定價基準。大連商品交易所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說,近些年,交易所積極做好期現融合工作,如打造的期轉現平臺為實體企業期現結合業務提供統一入口。截至目前,該業務已在協商交割、基差點價、期現貨同步處理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去年期轉現交易量達到12萬手,涉及現貨交易量和交易額分別達到121萬噸和46億元,有效促進相關品種期現價格融合,便利更多企業通過基差貿易方式利用期貨價格為現貨定價,進一步促進期貨與現貨價格之間相互傳導,形成更為科學合理、健全有效的“價格體系”和“價格網絡”。
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研究院副院長隋聰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與現貨市場不同,期貨市場擁有更簡便交易方式,能夠吸引更多市場參與者,可融合更多市場信息,因此,完善的期貨市場所具備的價格發現功能可更好地服務實體企業。
“近年來,我國期貨市場主要商品體系建設取得顯著進展,尤其在品種創新、服務實體經濟、國際化布局及科技賦能等方面成績突出。”中糧期貨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吳浩軍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其中,在品種體系創新方面,上市品種覆蓋能源、金屬、農產品、金融等多個領域,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商品體系;在服務國家戰略方面,實現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方面發揮突出作用,如“工具箱”更加完善,包括期貨、期權、互換、遠期以及基差貿易、含權貿易等業務模式不斷豐富和成熟,賦能實體經濟的功能不斷加強。
提高市場運行質量
近兩年,隨著期貨市場品種不斷擴容,市場參與者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積極努力,同時,以上市公司為代表的實體企業參與套期保值需求也在提升,對期貨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與方式均提出更高要求。
對此,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態,應從健全市場體系、優化品種布局、提升產業參與度、促進期現結合等方面提升期貨市場運行質量。
大宗商品作為實體經濟的最前端,其價格穩定是確保國家經濟安全穩定運行的必要保障。
在吳浩軍看來,未來,我國期貨市場應繼續深化產品創新,填補戰略性空白。
浙商期貨有限公司研究所副經理王文科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為進一步夯實市場基礎,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一是優化品種布局。重點補齊農業強國、制造強國、綠色轉型領域的短板。二是提升產業參與度。針對企業套期保值需求,優化交割規則、降低交易成本,并加強產業客戶培育。三是強化國際化布局。擴大對外開放,推動更多期貨品種引入境外投資者,支持境內外交易所合作,提升中國期貨價格的全球影響力。結合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完善風險預警體系,防范價格異常波動和交割風險,保障市場平穩運行。
15:18 | 諾誠健華新一代泛TRK抑制劑Zurletr... |
15:18 | 國盛金控:公司吸收合并全資子公司... |
15:18 | 國機精工:目前尚不能準確預計泊片... |
15:18 | 國機精工:公司軸承業務訂單保持平... |
15:18 | 國機精工:2025年預算目標是基于當... |
15:18 | 國機精工:2025年投資項目包括伊濱... |
15:18 | 鋼研納克:公司將繼續在包括分析儀... |
15:17 | 富特科技: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 |
15:17 | 東方中科:公司為包括半導體設計公... |
15:17 | 東方中科:公司控股股東擬通過公開... |
15:17 | 德明利:將繼續依托存儲主業優勢,... |
15:17 | 德明利:公司將繼續深化國內供應鏈...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