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勞工部8月3日公布了7月非農就業報告。雖然期內就業人數不及預期,但時薪、失業率數據仍拉動通脹升溫,再加上美聯儲料將繼續漸進加息,市場預期美元近期將延續強勢。截至8月3日,美元指數漲0.04%報95.2173,較2月15日的年內低點(88.5685)上漲7.5%。
值得關注的是,美元上漲已成為美國二季度財報季的一大風險因素,奈飛、甲骨文等科技巨頭二季度業績深受其害。
美元料將保持強勢
數據顯示,美國7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15.7萬人,刷新2018年3月以來新低,遠不及預期的19.3萬人,不及預期的幅度為去年10月以來最大。不過同期時薪同比增長2.7%,較經濟學家此前預期溫和上漲,也低于1月份令投資者恐慌的2.9%;失業率也符合預期,降至3.9%,時隔1個月再次重返4%下方。
BK資產管理外匯策略董事總經理KathyLien表示,即便就業增長略微放緩,但任何下降都將被更高的工資增長和較低的失業率所抵消。只要這兩大數據都符合預期,美元將上漲。同時非農數據公布后,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交易者認為美聯儲今年9月加息25個基點至2%-2.25%區間的概率為94%,12月加息25個基點的概率則從非農數據公布前的29%飆升至69%。
此外,美聯儲8月1日在發表議息會議聲明時,對經濟活動增長速率、就業增長、家庭支出和商業固定投資的形容詞統一為“強勁”,同時肯定失業率保持低位。由于核心通脹保持接近2%目標,市場對長期通脹的預期指標基本未變,美聯儲表示將堅持繼續逐步加息,這進一步加大了美元上漲的概率。
匯豐銀行外匯策略全球主管大衛·布魯姆表示,目前美國經濟的周期性極好,當前沒有什么能夠阻擋美股的上漲走勢;相比之下,其他十國集團(G10)央行都被束縛住了加息的手腳。長江證券則表示,全球經濟周期尾端,美國經濟由于有內需支撐相對“抗跌”,經濟下滑幅度一般低于歐洲等出口型經濟體;同時,周期尾端或區域性經濟危機后,資本通常大幅回流美國、市場趨于做多美元。
美元增長美企受傷
由于美元升值時,跨國企業的獲利換算成美元的價值將下降,因此強勢美元利空美國跨國公司增長。其中美國流媒體巨頭奈飛由于二季度并未就營收進行衍生品對沖,公司稱受到匯率影響,2018年營業利潤率預估已經壓低至目標區間的低檔。甲骨文的財報也因美元匯率走強受到影響。
美銀美林預計,美元兌歐元若持續升值10%,將導致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企業每股獲利減少3%-4%。三菱日聯金融集團駐紐約外匯交易主管KuniyukiHirai近期則表示,“客戶的對沖活動量較4、5月份時上升。”另外美國CitizensBank稱,隨著美聯儲上調利率,近來對沖需求有些升溫,各國間的利差牽引對沖成本,隨著美聯儲升息,對沖可能變得更有吸引力。
值得關注的是,強勢美元除打擊美企外,也極大沖擊了新興市場經濟發展。今年以來,隨著美元升值,阿根廷、土耳其、巴西等新興市場國家紛紛陷入金融動蕩之中,資本大量外流,市場債券價格下跌,本國貨幣迅速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