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大漲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有所回調。8月29日,境內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收跌逾百點,回到6.82附近。
市場人士指出,隨著美元指數止跌回穩,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有所回調,表明人民幣近期雙向波動的態勢未變,后續整體企穩運行仍是大概率事件。
回調逾百點
繼周一、周二連續大幅調升后,周三人民幣中間價、即期匯價雙雙回調。
8月29日早間,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8072,較上一交易日下調20個基點,終結兩日連升。此前兩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分別調升202基點、456個基點,28日的單日升幅創2017年6月1日以來最大。
中間價回調的同時,即期匯價也有所走軟。29日,境內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上,在岸人民幣兌美元開盤報6.8090元,日內震蕩走低,一度觸及6.8261元的低點,跌幅超過180基點,隨后跌幅有所收窄,至16:30收盤報6.8218,較上一交易日跌148基點。
香港市場方面,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由漲轉跌,29日盤中一度回落至6.8235元,跌幅超過200基點,截至北京時間29日16:30報6.8194元,跌幅約172基點,境內外價差在26基點附近。
在此前連續大漲后,人民幣匯率有所回調符合市場預期。此前的8月24日、27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連續大漲882基點、106基點;隨后的27日、28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分別大漲618基點、101基點。
與之相對應的是,8月24日至28日,美元指數連續走軟,單日跌幅分別為0.48%、0.42%、0.06%,這為人民幣匯率走強提供了外部環境;進入29日,美元指數止跌企穩,盤中接近94.89,漲幅接近0.18%,對應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有所回調,是正常的市場化表現。
針對近期在、離岸人民幣匯率出現倒掛的情況,中國銀行(3.61-0.55%)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王有鑫認為,在岸和離岸匯價出現倒掛,一方面是匯率預期逐漸企穩的表現,另外也是收緊離岸市場人民幣流動性的結果。離岸市場做空成本提高,匯率得到人民幣拆借利率上升的支撐。
雙向波動延續
市場人士指出,8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雙向波動特征明顯,同時波動區間加大再度驗證匯率彈性提升。往后看,人民幣匯率仍將隨美元雙向波動,考慮到美聯儲9月加息在即,美元指數存在上行后回調的可能,人民幣匯率對應可能有升有貶。
興業研究指出,受特朗普弱美元傾向影響,美元指數沖擊97高點后回落,后續繼續關注特朗普施壓美元、“通俄門”以及中期選舉能否成為美元指數趨勢性走弱的導火索。外匯逆周期調控政策全面回歸,基本面未發生顯著變化情況下,美元兌人民幣年內高點隱現。當前由單邊行情轉為頂部震蕩,警惕人民幣超預期升值風險。
中金公司(14.30+2.00%)進一步指出,央行再次啟用“逆周期因子”調節人民幣中間價,表明央行并不希望人民幣繼續以此前的速度貶值。短期內,人民幣快速貶值的“阻力”已然明顯上升。中長期看,對人民幣匯率的根本支撐在于提高中國投資效率和降低投資風險溢價,穩增長才能穩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