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北京訊(記者郝飛)近日,“農村產權交易保證金保險”服務,開出全國第一單!受益人關先生以100萬元拍得原本需要560萬元才能拍得的共計6000多畝的兩宗耕地項目。
關先生是遼寧省沈陽市蘇家屯區有名的種糧大戶。隨著中央和遼寧省里鼓勵糧食生產政策力度的加大和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服務體系的完善,特別是去年糧食價格一路走高,關先生從事糧食生產的勁頭越來越足,規模也越來越大,今年想再流轉幾千畝地種玉米。
關先生先后看中4000多畝和2000多畝兩宗耕地項目,在交納交易保證金時,發現自己“腰包”不足,但又不甘心放棄其中任何一塊,于是到遼寧沈陽農村綜合產權交易網絡信息服務平臺進行咨詢,了解到遼寧沈陽農村綜合產權交易平臺(以下簡稱“沈陽農交”)剛剛推出的“農村產權交易保證金保險”服務。
該服務由神州信息、沈陽農交和保險公司聯合開發,作為交易保證金的補充形式,通過對產權交易場景的數據分析建模、對交易項目進行資產評級與估值,從征信查詢、線上審批、交易結算、生成保單等關鍵環節打通交易閉環。手續簡便、時效快、費用低,旨在解決保證金短期擠占生產流動資金的問題,幫助農民破解投標所需保證金的融資難、融資貴現象,促進農村土地流轉,實現規模經營。
“沒想到辦理速度還挺快,這樣我就可以放心的用資金去競標流轉另外一塊土地了。”關先生當即申請了該產品,僅用一天時間便生成保單,當日即參與項目競價,解決了資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在大項目上幫助受讓人解決資金短期擠占難題,是我們一直關注和研究的重點。實現‘小杠桿撬動大資金’是農村產權交易保證金形式的突破,也是在全國同行業中首次成功嘗試。”遼寧·沈陽農村綜合產權交易網絡信息服務平臺負責人王洋說。
“這一突破,不單解決了農民資金周轉的燃眉之急,還優化了各界精英投身農村、投資農業的營商環境,釋放了市場活力。最重要的是,這一措施實實在在促進了土地流轉交易,擴大了農業生產經營規模,為糧食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下一步,我省會繼續在拓展農村產權交易市場服務功能上多做探索。”遼寧省農業農村廳農村改革處副處長王洪明說。
“這筆在遼寧落地的全國首單農村產權交易保證金保險保單,是神州信息探索‘農保直聯’新模式的成功實踐。神州信息在建設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基礎上,發掘金融場景與客戶需求,并基于自主研發的三農金融大數據服務平臺與保險機構進行涉農保險產品聯合創新,評估農村資產數據價值,促進各類農村資源要素流轉,為全面鄉村振興提供金融支撐!”神州信息農業BG總經理、農村場景金融首席專家王宇飛表示。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