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北京訊(記者鄭源源)10月27日,作為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代表性公益活動之一,由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中國平安共同籌建的“怒江·高黎貢平安之聲”展示中心在怒江百花嶺傈僳音樂小鎮正式對外開放。
記者獲悉,在啟動儀式上,中國平安發布“綠色金融+”升級行動規劃,并宣布計劃于2030年實現運營“碳中和”。未來將聚焦綠色運營、綠色資產、綠色保險、綠色公益和綠色科技五大層面明確方向和行動,充分發揮金融企業的支持和引導作用,助力社會綠色轉型,推動可持續發展。
傳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平安之聲”
云南高黎貢山因其特殊的地理特征,成為中國17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是中國乃至世界物種資源的基因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圈”。
“怒江·高黎貢平安之聲”展示中心將作為國內外賓客了解高黎貢山生態環境的重要窗口,以視、聽的方式多維度展示以中國探險家們深入高黎貢群山自然秘境、走進當地民俗村落,采集而來的自然之聲、人文之聲和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之后迸發出的平安幸福、和諧之聲。
尋聲公益紀錄片更帶領觀眾隨探險隊的腳步一同了解高黎貢山探索之旅的生命禮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平安之聲,號召社會公眾傾聽自然,共同參與保護自然生物多樣性。
據了解,展覽中心已于27日正式對外開放。
2030實現運營“碳中和”
揭牌儀式上,中國平安正式宣布當前已實現運營層面的“碳達峰”,后續將通過先內部減排,再尋求外部中和這一符合國際最佳實踐的方式,在2030年實現“碳中和”,并同時發布了“綠色金融+”升級行動規劃。
今年4月,中國平安發布《全面深化綠色金融工作的通知》,承諾綠色投資規模和綠色貸款余額每年增速不低于20%,綠色保險保費每年增速不低于70%。到2025年,力爭實現綠色投資+貸款規模4000億元、綠色保險保費總額2500億元的總體目標。
為進一步助力國家“3060”目標達成,平安最新發布的“綠色金融+”升級行動規劃在綠色資產、綠色保險、綠色運營、綠色公益、綠色科技五大層面明確了方向。
具體而言,綠色運營層面重點探索內部用電減排,并結合外部手段,在2030年實現平安運營碳中和。綠色資產層面以國家的“3060”目標為基礎,支持綠色金融的標準認定和政策出臺,適時推出資產組合的碳中和行動路線圖。綠色保險在現有基礎上,推動政策和產品的創新,提供全面的綠色保險產品、服務。綠色公益層面將發布“碳中和”慈善信托計劃,組織開展相關領域公益活動。綠色科技方面,平安將一如既往發揮自身科技優勢,以科技賦能平安碳中和達成。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中國平安達成綠色投資2088.86億元、綠色信貸532.78億元、綠色保險251.09億元,產出了白鶴灘水電站、深圳市環強險、珠海巨災指數保險、PUE為1.248的數據中心規劃、自然災害預警體系等一系列綠色亮點項目。
未來,中國平安將依托集團綜合金融優勢,全力支持國家綠色經濟轉型和產業鏈升級,助力實現“3060”碳中和目標,并為全球可持續發展事業、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李美麗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