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北京訊(通訊員 曹進麗)2022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一年。多年來,中國人壽財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實干擔當服務于鄉村阡陌縱橫間。
云南,地處我國西南邊陲,中國人壽財險充分結合當地農戶對于保險的實際需求,立足農業保險創新,為廣大農戶提供全方位風險保障。
據悉,自2011年起,中國人壽財險云南省分公司在服務“三農”領域進行了不斷嘗試,深耕傳統農業保險保障服務。隨著農業產業的不斷更新迭代,對農業保險的需求領域逐步擴大,傳統農險已不能滿足現有的產業風險保障需求,2016年“保險+期貨”首次被中央“一號文件”提及,并明確要求穩步擴大試點。
在此背景下,中國人壽財險云南省分公司從2017年起開始試水“保險+期貨”,并以此為突破口,連續6年在“保險+期貨”領域深耕細作,不僅實現了“保險+期貨”的創新發展,也讓越來越多的農戶得到了保障。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8月,中國人壽財險云南省分公司與19家期貨公司進行了“保險+期貨”業務合作,服務產品涉及天然橡膠、白糖、生豬飼料、生豬價格等項目,覆蓋全省10個州市,為超19萬戶次農戶提供了25億元的風險保障,累計支付賠款4856.16萬元,受益戶次超17萬戶次。
深耕細作,不斷豐富產品供給
2021年4月12日,云南孟連景谷白糖“保險+期貨”縣域全覆蓋項目理賠兌現會在云南省普洱市孟連縣舉辦,1.56萬戶蔗農共獲得保險理賠803萬元,其中脫貧戶3545戶。景谷縣和孟連縣內聚居著近30個少數民族,這場“及時雨”解決了當地蔗農的燃眉之急,有效保障了兩縣白糖產業的穩定發展和邊境地區農民的收入穩定,更為兩縣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理賠儀式上,孟連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項目的實施有效降低了蔗農因價格波動導致的增產不增收的種植風險,實現了蔗農持續穩定增收,堅定了蔗農發展甘蔗種植增收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這只是中國人壽財險云南分公司“保險+期貨”類項目服務“三農”的一個側影。
鑒于“保險+期貨”模式具有時效性強、公允性高、風險轉移有效的特點,中央“一號文件”自2016年以來連年強調“保險+期貨”試點,指導保險企業不斷深化內涵外延、拓展服務新領域。為響應中央“一號文件”指示精神,中國人壽財險云南分公司在“保險+期貨”領域的探索創新一直在路上。
2017年,該分公司推出了橡膠“保險+期貨”項目,并不斷加大產品創新力度,擴大受保障的農產品覆蓋范圍;2018年開始試點白糖“保險+期貨”項目,2020年獲批的兩個白糖“保險+期貨”項目均被鄭州商品交易所評為優秀項目,其中,普洱市孟連景谷縣域全覆蓋白糖項目是2020年云南唯一一個白糖“保險+期貨”全縣域覆蓋試點項目;2020年,該分公司在“保險+期貨”的覆蓋領域進一步探索發力,推出了生豬飼料“保險+期貨”專項扶貧項目,服務對象為當地的生豬養殖戶,并優先承保建檔立卡貧困養殖戶;2021年,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生豬期貨,該分公司積極響應,推進創新,分別在曲靖、昭通、普洱、文山、怒江、迪慶開展了生豬“保險+期貨”共13個項目,為當地農戶帶去保險保障;2022年,已在怒江、曲靖、文山、普洱4個州市7個縣開展14個項目。
由點及面,服務區域逐步擴大
積極發展農業保險,需要進一步“擴面、增品、提標”。在保障“增品、提標”的同時,中國人壽財險服務面不斷擴大。
在推出“保險+期貨”項目伊始,中國人壽財險云南省分公司該類項目的服務范圍僅局限于臨滄市耿馬縣的一個農場,經過近年的發展,目前,“保險+期貨”類項目的服務范圍已擴大到全省10個州市,州市覆蓋面達62.5%,服務區域基本涵蓋“三區三州”和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保障了眾多農戶的農產品收益。
怒江州所轄4個縣/市曾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目前也是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地區。2020年起,中國人壽財險云南省分公司在怒江州推出了云南省首個大商所生豬飼料“保險+期貨”專項扶貧項目,服務對象為當地的生豬養殖戶,并優先承保建檔立卡貧困養殖戶。2020年12月4日,在怒江生豬飼料“保險+期貨”賠付儀式上,中國人壽財險云南分公司向蘭坪縣1.08萬戶養豬農戶提供了120萬元保險賠款,惠及建檔立卡戶超1萬戶,覆蓋養殖企業、養殖場30余個,起到了穩定生豬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社會效應。
2021年,在繼續承辦怒江州的基礎上,該分公司服務地區新增保山、普洱,項目個數從3個擴大到6個,為13萬戶次農戶提供了1.93億元的風險保障,累計賠款364.23萬元。2022年服務區域涵蓋怒江、曲靖、文山、普洱,服務范圍進一步擴大。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8月,該分公司橡膠“保險+期貨”項目服務區域覆蓋臨滄、普洱、紅河,為6萬戶次農戶提供了超6.5億元的風險保障,累計賠款1233萬元;“白糖保險+期貨”項目覆蓋普洱、文山、德宏,為3萬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11.5億元,累計賠款1486萬元;生豬“保險+期貨”項目覆蓋迪慶、文山、曲靖、怒江等6個州市,為1萬戶次農戶提供了3億元的風險保障,累計賠款1500萬元;生豬飼料“保險+期貨”項目覆蓋怒江、普洱、保山,為9萬戶次農戶提供了4億元的風險保障,累計賠款800萬元。
多元幫扶,助力農業產業添動能
早在2020年,中國人壽財險就發布了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安心333”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助力三業、服務“三農”和關愛三生,下設各級公司在該計劃引領下,因地制宜、精準施策。
以云南分公司為例,依據地方政府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建議和安排,該分公司選擇了農戶收入較困難的農場/合作社進行打包“精準幫扶”,吸引流失的農戶重回工作崗位。2017年,孟定農場因為連年膠價低迷,流失了300多個膠農,這些膠農因缺少收入來源,成為扶貧對象,增加了地方政府幫扶工作的壓力。中國人壽財險云南分公司通過橡膠“保險+期貨”項目,一方面穩定和提高農場的橡膠種植收益,對膠農進行相應補償,一方面也通過“保收益”吸引流失的膠農重新回到工作崗位,讓農戶生產生活吃上“定心丸”。基于該模式的可推廣、可復制、可持續性,包括在“三區三州”和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都在此模式上進一步擴展、推動,形成良好社會效應。
筆者從中國人壽財險云南分公司了解到,近年來,隨著“保險+期貨”規模持續擴大,試點效果逐步顯現,群眾認同度和參與度也不斷提高。作為公司增值服務擴展內容,中國人壽財險云南分公司根據當地農戶對產品的價格風險管理知識訴求,連年來圍繞項目服務情況,與當地政府、期貨方、交易所各方,向農戶開展了“產業發展情況、價格節奏、產業政策、保險知識、期貨知識、防災減災”等相關領域培訓,實現“智力幫扶”效果最大化。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
“保險+期貨”模式既發揮了期貨公司的專業能力,為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找到新途徑,又豐富了保險產品的種類,真正實現農戶、企業和產業的“三方共贏”。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優化完善‘保險+期貨’模式”。
近年來,中國人壽財險立足現實、銳意進取、大膽創新,深耕農業保險產品研發,截至2022年上半年,已在包括云南、新疆、北京、山西等在內的28個省級分公司推出了“保險+期貨”產品,涉及棉花、生豬、玉米等12個農產品品種,為超7.38萬農戶提供了約82.68億元風險保障。其中,山西蘋果期貨價格保險與信貸、擔保服務相結合,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全方位金融保障,成功申報農業農村部金融支農創新項目。
2022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之年,中國人壽財險表示,將切實履行金融央企的責任與擔當,不斷創新“保險+期貨”的合作模式,持續探索擴大“保險+期貨”覆蓋范圍,逐步豐富“保險+期貨”的險種種類,逐步實現“價格+期貨”向“收入+期貨”產品的轉變,為鄉村振興更好更快更高質量發展提效增能。
責任編輯:李美麗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