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怡明
近日,在北京銀保監局指導下,北京保險行業協會組織召開北京地區農險信息化工作專題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1月-5月,北京農業保險參保農戶11.5萬戶次,提供風險保障448.8億元,支付賠款6.4億元,惠及農戶2.6萬戶次,在暴雨、冰雹、非洲豬瘟疫情等重大災情后迅速補償農業生產損失、促進災后生產恢復。
北京農業保險密度
在全國各省市中處于領先水平
農業保險作為分散農業風險的重要手段,對保障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北京銀保監局財險處二級調研員王學梅表示,近年來,北京銀保監局充分發揮首都科技創新中心優勢,利用信息科技不斷提升農業保險服務能力;著力推廣互聯網技術應用,大幅提升農業保險服務效率,在全國率先開展農業保險全流程信息化改革試點,支持首都鄉村振興取得積極成效。
截至目前,北京農業保險已全部覆蓋全市13個涉農行政區以及首農集團等農業企業,擁有財政補貼的險種60余個、商業性條款59個;農業保險為農林牧副漁業及北京特色農產品提供了“供給充足、保障充分、創新有力”的農險保障體系。
王學梅透露,2022年全年,北京農業保險密度3668.5元/人,保險深度5.75%,在全國各省市中處于領先水平。
王學梅表示,下一步,北京銀保監局將持續加強和農業農村局等政府管理部門的溝通聯動,推動轄內保險機構進一步提升服務首都經濟社會和鄉村振興的工作質效。一是深化政府數據應用。繼續深化互聯網手段在農業保險服務中的應用,探索利用北京金融綜合服務網與保險行業共享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土地權屬等政府信息,持續優化農業保險承保理賠服務流程,提升農業保險服務效率。二是繼續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探索推動糧食蔬菜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險等高保障型農業保險產品試點落地,不斷提升農業保險保障水平,更好發揮農業保險支農惠農作用。
北京金融綜合服務網
縮短理賠周期超30%
近年來,北京銀保監局創新技術手段,推廣承保理賠全流程線上化,并通過科技助力服務,促進農業保險經營降本增效。同時,利用線上采集信息,強化財政資金使用監督。
2019年,在北京銀保監局指導下,北京地區農業保險實現全流程信息化。為推動北京農業保險信息化工作,北京銀保監局建設“北京金融綜合服務網”,并接入轄內全部經營農業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
王學梅介紹,“北京金融綜合服務網”作為向保險行業共享政府信息的系統平臺,向保險公司提供農業保險無害化處理收集單的查詢、下載服務。通過信息化方式共享政府信息,相較線下開具紙質無害化處理證明的傳統方式,能夠減少農戶線下奔波往返,提高理賠便利性;同時大幅度提升農業保險服務效率,理賠周期縮短超過30%,無害化處理單下載至賠款支付平均僅1.8天。此外,通過系統儲存無害化處理信息,還能確保記錄準確、完整,避免人為篡改風險。
王學梅談到,轄內保險行業形成在線投保、在線理賠、在線提供增值服務的農業保險全流程信息化服務閉環。農戶通過保險公司電話、手機App、微信小程序等多種方式,可在線上進行投保信息采集、標的查驗、保單簽發、出險報案及賠款支付的全部功能。
“目前農業保險電子保單制單率、線上告知率、線上公示率均超過99%,農險經營從‘面對面’逐漸轉向‘線上化’,全年可減少因承保、理賠產生的人員接觸數十萬人次。”王學梅透露。
值得一提的是,在科技助力服務方面,王學梅表示,通過科技賦能降低農業保險運營成本、最大限度提高受災農戶理賠獲得感,今年1月-5月北京農業保險綜合費用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9.7個百分點,高效服務首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編輯 張博)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