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美麗
通訊員 崔廣勛 程亞飛
中國人壽財險把支持區域重大戰略、保障鄉村振興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揮保險行業風險管理核心職能,通過豐富農業普惠保險產品供給、創新服務保障模式,聚力推進沂蒙革命老區——山東省臨沂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為糧食安全化解風險
加快沂蒙老區現代化進程,最艱巨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深厚的基礎在農業。中國人壽財險抓住臨沂市被列為國家級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的政策機遇,大力實施賦能鄉村振興先行戰略,不斷加強“三農”服務網點建設,打通綜合保險服務“最后一公里”。目前,中國人壽財險已在全市鄉、鎮、村建成“三農”保險服務站點1000多個,配備農險服務車和無人機53臺,不斷完善全方位、現代化的基層服務體系。
高標準農田是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的基礎保障。為了建立長效管護和保障機制,中國人壽財險在山東省首創高標準農田設施保險,并在蘭陵縣、沂水縣率先承保7萬畝,提供風險保障4517萬元,保障范圍涵蓋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損失和工程質量缺陷、財產綜合、機器損壞等損失。沂水縣農技中心副主任武峰深有感觸地說,通過商業保險杠桿作用和補償機制,市場化暢通了管護資金來源通道,化解了建設、管護、維修風險,使“藏糧于地”戰略落到了實處。
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農產品穩定供給方面,中國人壽財險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強農惠農政策,努力推進農業保險“擴面、提標、增品”,深度參與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與收入保險試點,穩步擴大關系國計民生的糧食作物保險覆蓋面。2021年以來,共在費縣、蘭陵、郯城等縣區累計承保小麥、玉米、水稻、大豆、花生等糧食作物111萬畝,為43萬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近7.4億元,全力護航糧食安全生產。今年,臨沂市部分小麥遭受凍害和倒伏,該公司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等技術進行全方位損失查勘,目前理賠程序已經啟動,預計賠款將達到300萬元。
為種養產業“遮風擋雨”
山東省費縣、平邑縣、沂南縣等地是林果生產大縣。面對自然災害多發、林果產業風險高且不可控的情況,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分公司為了培植壯大地方名優特新產業,因地制宜,對癥下藥,借助財政“以獎代補”政策,先后開辦了蘋果、桃、大櫻桃、金銀花等保險,推動“一縣一品”落地實施,主動承擔起自然災害和病蟲害對林果帶來的風險保障,守護了鄉村振興的美好“豐”景。
據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臨沂市中心支公司農村業務部經理韓劍波介紹,為了增強林果產業抵御風險能力,2021年以來全市共承保林果面積21萬畝,支付賠款1821.57萬元,幫助7422個農戶在遭受災害損失時及時恢復生產。
在平邑縣,中國人壽財險還承保了5個國有林場的16.6萬畝公益林保險。當林木遭受極端天氣、病蟲害、火災等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風險時,中國人壽財險負責賠償。
為穩定市民的“菜籃子”和養殖戶的“錢袋子”,中國人壽財險深度參與蘭陵、費縣、郯城等縣的能繁母豬、育肥豬保險,2022年以來累計承保63萬頭,賠款支出3228萬元,增強了生豬產業鏈韌性和抗沖擊能力。在臨沂市所轄的沂南、郯城、費縣等縣區,中國人壽財險還開辦了日光溫室蔬菜大棚保險、金銀花種植干旱氣象指數保險、生姜種植保險,當大棚設施和棚內蔬菜遭受自然災害損失,金銀花因干旱氣象造成產量和品質下降時,生姜因病蟲害及自然災害受損時中國人壽財險都給予相應經濟補償,改變了“人種天收”的局面。
為特色產業保“價”護航
深化農業保險供給側改革,通過產品創新為特色優勢產業化解市場價格風險,是中國人壽財險服務老區農村經濟發展的又一重要舉措。
臨沂市是全國重要的蔬菜生產基地,但蔬菜采收、上市、儲存、銷售時間集中的特點,造成市場行情變幻莫測,時常使菜農陷入“豐產不豐收”的經營困局。價格高低走勢,直接關系到農民增收和社會穩定。為化解“菜賤傷農、菜貴傷民”的問題,保護蔬菜產業持續穩定發展,中國人壽財險在蘭陵、費縣、平邑縣先后開辦大蒜、蒜薹、馬鈴薯等蔬菜目標價格指數保險,幾乎涵蓋了當地所有主導蔬菜品種,累計提供風險保障11.2億元。當蔬菜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中國人壽財險負責賠償,幾年來,共向8萬多戶次菜農支付賠款4876萬元。由于蔬菜價格保險為菜農和市場提供了價格預期,等于中國人壽財險給菜農提供了兜底價,起到了有效的“托市”作用,增強了蔬菜抵御市場價格波動的能力,有效穩定了市場價格。
此外,中國人壽財險還在沂蒙老區創新“保險+期貨”模式,綜合運用保險和期貨兩種金融工具,把農戶無法規避的價格波動風險,轉移到期貨市場進行對沖,為沂蒙老區農產品保“價”護航,不斷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花生是沂蒙老區的主要經濟作物,也是農戶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種植戶對管理價格風險有迫切需求。2021年,中國人壽財險聯合中信建投期貨,承保的全國首單花生價格“保險+期貨”在費縣簽發,為花生種植戶提供了價格風險保障。隨后,玉米、蘋果、雞蛋等“保險+期貨”保險項目相繼在郯城、費縣、蒙陰、臨沭等縣開辦,有效穩定了種植、養殖市場價格和秩序,解除生產經營的后顧之憂。
(編輯 張鈺鵬)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