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耿文
今年7月末至8月初,受臺風影響,福建、京津冀、黑龍江等地均遭遇特大暴雨侵襲,引發洪澇及地質災害等災情發生,社會生產活動受到嚴重影響。
災情之下,我國保險機構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及相關部門指導下,聞“汛”而動,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搶險救災各項工作,保障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同時,保險機構積極發揮農業保險經濟補償功能,最大限度降低農業生產損失,助力農戶加快恢復農業生產,為受災群眾撐起堅實的“保護傘”。
數據顯示,截至8月15日,河北等16個受災地區保險報案26.6萬件,估損金額97.6億元,賠付及預賠付共計14.5萬件、25.4億元。在受災地區保險機構收到的保險報案中,北京、天津、河北、吉林、黑龍江、福建等六個受災嚴重地區保險報案24.5萬件,估損金額90.5億元,賠付及預賠付共計13.3萬件、24億元。
開通理賠綠色通道
能賠快賠應賠盡賠
災情就是“動員令”。災情發生以后,我國保險機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支持防汛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圍繞受災群眾和受災企業需求,及時提供有溫度的保險服務,最大限度減少洪澇災害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影響。
人保財險積極踐行國有骨干保險企業的責任與擔當,開展救援服務,并按照“能賠快賠、應賠盡賠”的要求,開通保險理賠綠色通道,最大限度簡化理賠程序。同時加大預賠付力度,對低收入群體、新市民、中小微企業提供又快又好的理賠服務。
爐山村是福建福安市灣塢鎮最大的葡萄種植村,受臺風“杜蘇芮”帶來的持續強降雨影響,全村1200多畝葡萄園中有800畝不同程度受災。
臺風過后,人保財險福安支公司安排人員到村勘察、定損理賠,僅用時兩天,該村受災情況無爭議的220畝葡萄園就完成定損流程,并按照每畝8000元的最高賠償標準頂格賠付,支付保險賠付款176萬元。
根據人保財險提供的數據,截至8月17日10時,針對此輪臺風暴雨洪澇災害,公司已實際支持保險賠款超17.7億元。
中華財險在災害發生后,立即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響應機制,開通綠色理賠通道,24小時持續開展接報案和救援查勘工作,并快速聯系10家救援公司及時保障救援需要。
“我的車輛被洪水沖走,后來經過努力才找到,并被推定全損,8月5日就收到了中華財險支付的車輛全損賠款20萬余元。”北京市房山區李先生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這也是中華財險北京分公司在本次暴雨后針對房山地區的首筆全損賠付。
災情面前,各家保險機構都開辟了綠色通道,努力做好防汛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保險的力量。
特事特辦急事急辦
最大限度簡化理賠程序
災情發生后,各保險機構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受災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人保財險針對此次遭受重大損失的企業和群眾,即時啟動預付機制,全力支持災后重建,快速恢復生產生活。
在河北涿州網戶莊村,村民們的大片玉米田地受災較為嚴重。人保財險開通理賠綠色通道,最大限度簡化理賠程序,迅速開展受災查勘和賠付工作。“目前涿州共有102個村受災,賠款正陸續支付到百姓手中。”人保財險有關負責人表示。
在黑龍江五常市向陽鎮某米業公司,負責人老張在收到人保財險的賠付款后,心懷感激地說:“雨才停了沒多久,人保財險的理賠員就來了,說大災期間特事特辦,先為我們企業預付100萬元賠款。我這心里也敞亮了,有保險是真的好啊。”
據了解,該米業公司于8月4日遭受洪澇災害,為助力受災企業生產自救,人保財險迅速為其啟動綠色通道快賠機制,8月10日就將該筆預賠款支付給了企業。
面對強降雨引發的重大災情,中華財險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緊急調配人力、物力,全力投入抗災搶險和救援理賠工作中。
同時,公司秉承“能賠快賠”“應賠盡賠”“合理預賠”的原則,最大限度簡化理賠流程和手續,全力提升賠案處理效率,盡全力為人民群眾筑起安全生產和恢復正常生活的堅實堤壩。
付師傅是北京市門頭溝區雁翅鎮付家臺村的果樹種植戶,受災情影響,他家的18畝蘋果園有16畝絕產。災情發生后,中華財險理賠員迅速聯系到他,并為其快速啟動理賠程序,付師傅在第一時間就拿到了賠付款。付師傅向記者由衷感慨道:“幸虧在中華財險投保了蘋果種植保險。”
值得關注的是,在此次災情發生后,各保險機構充分運用科技手段,無人機、科技理賠設備等都派上了大用場。各保險機構還通過線上線下協同發力,確保理賠工作高效快捷和順利到位,打通全方位的支撐渠道。
金融支持災后重建
踐行險企責任擔當
當下全國大部分受災地區已經進入災后重建的關鍵階段,如何協助和保障受災地區人民群眾盡快恢復重建,無疑是各大保險機構面臨的首要問題。
為高效助力防汛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幫助受災群眾和企業盡快恢復生產生活,加大金融支持災后重建力度,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關于做好防汛救災和災后重建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明確“鼓勵保險資金積極參與災后恢復重建,支持保險機構積極對接受災地區經營主體災后重建、生產恢復等方面的資金需求”。
災后重建關鍵時刻,各保險機構積極響應,用實際行動踐行責任擔當。
8月12日,人保財險河北省分公司支付河北野三坡旅游投資有限公司預付賠款1000萬元,助力災區恢復重建。“有了這筆款,我們將很快啟動重建工作。”三坡鎮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對人保財險及時提供的預付賠款深表謝意。
8月15日,人保財險天津市分公司開通綠色理賠通道,為西青區應急局應急費用補償保險預付100萬元賠款。“該筆資金將作為緊急安置費用,用于保障西青區域內受臺風影響的群眾順利完成災后重建,快速恢復生活生產秩序。”西青區應急局有關負責人說。
在黑龍江省哈爾濱五常市紅旗滿族鄉,極端暴雨導致6.5萬畝農田被淹。面對災情,陽光農險哈爾濱分公司開辟快速理賠綠色通道,啟動預賠機制。據悉,截至目前,355萬元預賠付款已發放到農戶手中,及時助力農戶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陽光農險公司的預賠,解了受災農戶的燃眉之急,使大家能盡快恢復生產生活。”紅旗滿族鄉副鄉長徐彥申對記者說。
作為金融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險業始終發揮著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的作用,對于補償自然災害對“三農”事業帶來的損失、幫助企業和群眾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等方面提供著強有力的金融保障。
當下正是最大限度發揮保險作用的關鍵時刻,保險行業在第一時間全面行動起來,有效發揮全方位的保險保障機制作用,全力投入到加快做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保障農業生產活動穩定的“戰役”中。
“接下來將進一步研究制定金融支持災后恢復重建具體舉措,全面提升金融保險服務的及時性和主動性,打好打贏防汛救災和受災群眾保障攻堅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本報記者黃力輝陳衍水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