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耿文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關于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大力發展綠色保險和服務,要求促進綠色保險發展進一步走深走實,更好服務于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
在受訪人士看來,《意見》將引導行業加快綠色保險重點領域創新發展,切實提升綠色保險服務經濟社會綠色轉型質效,從而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是做好“綠色金融”整體文章中,不可或缺的篇章。
產品創新不斷加快
規模呈快速增長態勢
綠色保險是指保險業在環境資源保護與社會治理、綠色產業運行和綠色生活消費等方面提供風險保障和資金支持等經濟行為的統稱。綠色保險是綠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我國保險行業在完善綠色保險制度和產品體系、創新綠色保險服務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實踐,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日前,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分公司與沂源縣自然資源局簽訂33.64萬畝公益林簽發碳匯遙感指數保單,累計提供碳匯損失風險保障2018萬元。同時,該分公司還與淄博市博山區簽訂政策性森林碳匯指數保險協議,實現沂源、博山兩個縣區公益林全覆蓋。另外,該分公司開辦的濕地碳匯指數保險也在高青縣落地。上述三個碳匯保險項目累計承擔風險責任4970萬元。當承保范圍內的林木、濕地因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導致碳存儲量減少時,中國人壽財險會根據合同約定,對損失的碳存儲量進行賠償。賠款可用于對災后林業碳匯資源救助、碳源清除、森林資源培育及生態保護修復。
“公司將進一步探索服務‘鄉村振興+綠色發展’共贏的模式,通過科技賦能研發更多碳匯保險產品,提升承保覆蓋率,助力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中國人壽財險淄博市中心支公司負責人宋文曉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
近年來,保險業積極探索開發綠色農業保險、綠色信貸保險、綠色環保責任保險等一系列特色產品,以滿足不同行業綠色發展的需求。與此同時,綠色保險規模快速增長,帶動保費收入逐年提升。
以中國人保為例,去年,中國人保持續豐富完善綠色保險產品體系,提供風險保障75.5萬億元,同比增長20.4%,服務綠色發展投資規模979億元;今年一季度,簽發全國首單“光伏售電信用補償保險”、長三角首個“碳關稅保險”,大力發展環境污染責任險,累計為2319家企業客戶提供風險保障70.23億元。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保險,承保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48.4%;充電樁保費收入同比增長63.2%。
保險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去年6月末,綠色保險半年保費收入1159億元;保險資金投向綠色發展相關產業余額1.67萬億元,同比增長36%。2023年,綠色保險業務保費收入達到2297億元,賠款支出1214.6億元。
向“綠”而行
機遇與挑戰并存
隨著保險行業不斷加大對綠色發展的支持力度,持續提升綠色保險服務質效,有力推動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綠色轉型。
“也要看到,綠色保險在可持續發展上仍面臨挑戰。”北京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原副主任、教授朱俊生表示,目前,綠色保險的法律和政策保障有待加強;產品類別相對單一,對于綠色發展、低碳技術、農業氣候保障等領域有特殊需求的保險產品較少;綠色保險的經營成本偏高且難度大;保險資金ESG投資也面臨一些挑戰,如尚未建立相對統一的ESG投資評價指標體系,保險資金難以識別符合條件的資產、評估ESG投資風險;保險機構在公司治理、投資運作、風險管理、數字化建設、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能力建設尚有待提升等。
面對這些挑戰,朱俊生建議,保險業可以通過負債與資產端的綠色轉型,為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等提供市場化保險風險管理服務及資金支持,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在負債端,保險業可通過發揮風險補償和防災減損等功能,支持綠色發展與可再生能源開發。針對氣候變化帶來的物理風險、責任風險和轉型風險,可大力發展環境污染類責任保險、巨災保險等。與此同時,可支持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建設,聚焦制造、建筑、交通等重點行業減污降碳行動,創新發展差異化保險產品和服務。
“同時,還要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性優勢,助力綠色發展。”朱俊生介紹,在資產端,險資特性與綠色產業資金需求特性高度匹配,保險業可發揮保險資金規模大、期限較長等優勢,通過債權計劃、股權計劃、保險私募基金等方式,為戰略新興產業、低碳節能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等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滿足綠色產業直接融資需求。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