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安徽訊(通訊員湯高峰)為適應合肥地區市場融資環境和客戶需要,破解“城市行”基礎設施貸款業務發展困境,農發行安徽省分行營業部充分利用“兩大綠色通道”政策優勢,緊緊圍繞重點客戶工程,大力營銷在肥央企和省屬國企,準確把握營銷工作的切入點和關鍵點,圍繞企業的實際需求有的放矢,積極運用流動資金、工程總承包(EPC)、銀團貸款等新型業務模式,加快基礎設施貸款業務創新發展。
在日常營銷中,該部發現省屬重點施工企業在其他金融機構都有大量的流動資金授信,而且作為施工單位其在承建項目過程中的資金支出形成的是存貨等流動資產,符合總行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流動資金貸款辦法要求。該部利用疫情防控期間貸款流程簡化的優勢,積極營銷符合流動資金貸款業務要求、經營業績、信用等級良好的行業龍頭企業。2月底,該部成功實現全省首筆基礎設施流動資金貸款2億元審批落地,用于支持安徽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在承建符合農發行業務范圍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原材料采購、勞務支出等,有效解決項目施工單位在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合理流動性需求,保證了項目如期推進。在總結該筆貸款的辦貸經驗后,該部在省屬重點建工企業中對此模式進行了推廣,目前已累計審批基礎設施流動資金貸款10.7億元,投放5.4億元,另外還有近30億元正在推進。
繼BOT、PPP模式之后,EPC(工程總承包)模式已成為國有企業和政府投資項目的一種主要合規模式,符合當前項目實施體制改革和市場化運作的需要,農發行總行也出臺了相關貸款政策。對此,該部積極向有關重點企業宣介政策,上門服務,幫助申報。6月底,實現全省首筆EPC(工程總承包)模式審批落地,用于支持中煤第三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建的漳州高新區靖城園區智能制造產業示范園(二期)及產業配套道路EPC項目,貸款2.83億元,按照合同付款方式、借款人融資需求、償債能力等因素綜合確定,期限與工程總承包合同付款期限相匹配,且辦理了工程總承包合同項下應收賬款質押。目前,該模式已成為部分省屬企業承接項目的主要參考模式。
安徽省投資集團是省政府重大項目投融資主體,是省國資委獨資的國有資產運營機構,也是各家銀行競爭的重點,其內部融資流程與我行現行辦貸制度存在很多矛盾,按正常的自主辦貸途徑很難介入。對此,該部充分利用國有六大行作為牽頭行的銀團貸款、參與行無需獨立評審的政策,積極參與安徽省投資集團下屬子公司——安徽中安創谷科技園有限公司投資的中安創谷科技園二期項目銀團貸款,實現了對省投資集團的營銷介入,目前該筆銀團貸款5.85億元已獲批。該筆銀團貸款的審批落地也實現了全省基礎設施銀團貸款零的突破。
流動資金和EPC模式的推廣,實現了從支持項目投資主體向項目建設主體的轉變,有力提升了農發行營銷競爭力,促使客戶結構不斷優化,優質客戶占比不斷提升,為今后的項目貸款業務發展夯實了客戶基礎;而銀團貸款模式的應用,不僅加強了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合作,也為自主辦貸難度大、客戶議價能力強的項目營銷探索出了一條道路。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