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山東訊(通訊員宗延波)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縱橫萬畝連。農發行濰坊市分行支持的寒亭區北部灌溉區海水稻三產融合示范基地,滿田金黃,稻香撲鼻,萬畝海水稻喜迎豐收期,金黃色的稻谷與田園村莊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美麗的秋日畫卷。該行秉承服務“三農”初心,搶抓寒亭區國家農綜區建設歷史機遇,投放水利建設貸款2億元,為改善海水稻灌溉種植區農業條件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性金融支撐。
寒亭區北部灌溉區毗鄰禹王濕地,區域內有白浪河、豐收河等河流,池塘、溝洼縱橫交錯,水資源十分豐富。然而多年來,因為水利建設投入不足,無法科學利用當地的水資源,土地鹽堿度高,導致當地居民“靠水”但卻無法“吃水”。如何把荒廢的鹽堿化農田利用起來一直是政府及相關部門研究攻關的重點。
為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濰坊市政府啟動寒亭區北部灌溉工程項目,并由濰坊禹王濕地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建。農發行濰坊市分行得知企業貸款需求后,搶抓機遇,主動對接,緊密結合地方政府產業指引和企業發展規劃,研究制定差異性水利貸款營銷策略,創新金融服務方式,助力補齊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領域水利“短板”,投放水利建設貸款2億元,支持新建水系貫通工程2.8萬米、揚水站50座,控制灌區面積5萬畝,修復保育水生態面積120公頃,流轉修復土地1.6萬畝。水利項目的投入建設,充分挖掘了項目區“地勢低、水位高、利于水利設施發揮效能”的優勢,依托禹王濕地保護性開發,有效地改善了項目區灌溉和引水條件,極大地優化了濕地周邊的生態環境,一舉破解了困擾當地發展的瓶頸和難題。
風來帆速,水到渠成,農業環境的改善使得袁隆平現代高效數字化海水(鹽堿)稻示范園區項目在寒亭區順利實施。“以前這里的農民稀疏地種植過小麥和玉米,年均畝產不足500斤,生產效益低下,土地拋荒現象十分嚴重。”禹王公司的項目負責人介紹道,“近年引進了海水稻項目,5萬畝海水稻畝產達到600多公斤,產值較過去大幅增加,預計可為9000多農戶平均增收1.8萬元,農發行的水利貸款做活了濕地文章,真正把昔日荒廢的鹽堿地變成了今時的聚寶盆。”
百尺竿頭思更進,策馬揚鞭再奮蹄。農發行濰坊市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濰坊模式”的工作要求,堅持按照市場化運作原則,緊密結合水利行業政策要求和企業實際情況,充分發揮農業政策性金融“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作用,做優做強“水利銀行”特色品牌,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改善生態環境貢獻農發行力量。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