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內蒙古訊(通訊員金占躍)2020年,農發行內蒙古分行圍繞國家戰略和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以黨建為統領,大力支持疫情防控,全力服務脫貧攻堅,全力服務糧食安全,全力服務農業現代化,全力服務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有效發揮了政策性銀行“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的職能作用。
截至12月15日,該行累計投放各類貸款216億元,貸款余額1,288億元。
面對疫情,農發行內蒙古分行根據總行相關政策,實行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扶貧貸款和中小微企業貸款“整體優惠+首年優惠”的組合利率優惠政策,做到了“三個低于”,即本年新發放貸款平均利率3.98%,低于去年0.59個百分點,低于全區銀行業前10個月一般貸款利率2.01個百分點,其中扶貧貸款平均利率3.73%,低于全區銀行業一般貸款利率2.26個百分點,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同時,不斷將信貸資源向貧困地區傾斜。該行對接31個國貧旗縣特別是15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根據總行關于深度貧困地區的特惠信貸政策,實行差異化支持,摘帽不摘政策,鞏固扶貧成果。
截至11月末,該行向國貧旗縣投放扶貧貸款41.22億元,同比增加24.04億元,國貧旗縣扶貧貸款余額118.5億元。向深度貧困地區投放扶貧貸款20.08億元,同比增加11.54億元,深度貧困地區扶貧貸款余額49.02億元。
該行還積極開展定點扶貧和消費扶貧。截止11月末,全行累計購買貧困地區農產品174.02萬元,累計幫助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138.73萬元,投入幫扶資金2萬元,引進幫扶資金31.19萬元。
針對今年秋糧收購政策性收購和市場化收購交織、以市場化收購為主的實際,農發行內蒙古分行在保障政策性收購資金供應的基礎上,積極支持市場化收購,選擇好貸款客戶,核定好貸款額度,把握好貸款節奏,支持好保供穩市,控制好信貸風險,努力提升金融服務質效。
為落實國家糧油收購政策,農發行信貸工作做到了“三早”,確保支持秋糧收購順利進行。
一是早安排。及早預測安排秋糧收購信貸資金。7-9月,全區農發行通過下基層、進企業、走農戶,深入實地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備足100億元收購資金用于支持秋糧收購。
二是早部署。9月29日召開全區秋糧收購信貸工作會,分析研判市場形勢,研究具體工作措施,全面啟動支持秋糧收購信貸工作。10月20日,自治區政府在農發行內蒙古分行召開全區金融支持秋糧收購工作政銀企座談會,共同研判形勢,協商支持秋糧收購的工作措施,專題部署秋糧收購信貸工作。11月11日,農發行召開全區秋糧收購工作進展情況匯報會,對秋糧收購信貸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12月8日,召開主產盟市分行秋糧收購調度會,優化和加強秋糧收購信貸工作。
三是早投放。根據企業預計收購量和用款需求,提前辦理貸款審批和發放手續,確保秋糧收購平穩運行。截至11月末,全區農發行完成授信審批133戶、55億元,向123戶投放貸款42億元,支持收購糧食61億斤。
此外,該行積極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發揮先鋒示范作用。
內蒙古分行積極與自治區發改委、生態環境廳、水利廳、自然資源廳、文化旅游廳、林業和草原局等主要領導對接,由行領導分別帶隊赴沿黃盟市開展實地調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定了《農發行內蒙古分行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沿黃7個盟市10旗縣區為重點,圍繞4個板塊和12個重點領域,提出了以政府主導的PPP模式、政府主導的自營性融資模式、轉讓—運營—移交模式、優質企業承擔項目為主的4種融資模式,加大政策性金融服務力度,自2019年9月至今一年多的時間里,累放貸款61.4億元,充分展示了農業政策性銀行在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先鋒示范作用。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