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新疆訊(通訊員梅浩紅 劉宗濤)今年以來,農發行新疆喀什地區分行駐喀什市浩罕鄉園丁村工作隊堅持以學史增信、學史明理、學史崇德為出發點,以學史力行為落腳點,做好“為民辦實事”文章,助力全村盡早實現鄉村振興。
腰包鼓了
“現在種植石榴不怕了,有鄉里的領導關心銷路,有技術員指導剪枝除蟲,在村工作隊和干部的幫助下,今年的腰包肯定比去年鼓了。”該村二組村民木沙·夏依合笑容滿面地說。
為打牢產業發展基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浩罕鄉園丁村駐村工作隊立足駐村點實際,聯合村“兩委”在全村原有石榴種植規模的基礎上,新定植石榴519.5畝,每畝定植55棵,共計28572棵,共涉及農戶147戶,包括一般戶70戶、脫貧戶77戶。
為進一步提升種植戶管理技術,促進石榴基地種植效益提高,村民實現產業性增收,駐村工作隊積極推行“鄉領導包聯監管+鄉干部技術員指導+村黨支部監督+種植戶管理”模式,加強石榴種植日常施肥澆水、打藥除草、修剪疏枝等技術管理。在全村的努力下,迎來了石榴種植的盛果期,預計實現年畝產2噸左右,年畝均收入約8000元。
此外,駐村工作隊還積極引導村民發展土豆等蔬菜種植,豐富產業發展,如今30畝土豆實現豐收并順利外銷。
庭院美了
“現在村里的路十分干凈,不見了飲料瓶、塑料袋這些垃圾,家里的院子也在天天打掃,住得舒服多了,庭院美了。”該村三組村民卡斯木江·艾買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提升生態質量、建設宜居環境,是浩罕鄉園丁村駐村工作隊助推鄉村振興的又一個目標。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積極謀劃,扎實開展綠化工作,堅持“農時不等人、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對村內綠化空白點進行梳理,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補齊綠化種植短板。
駐村工作隊利用周一升國旗、村民夜校開展村容村貌和生活衛生大宣講,在村民中選樹典型,用榜樣的力量感召村民健康向上生活;分階段、分步驟開展“美麗庭院”評選授牌、“三新”入戶、庭院整治、改廚改廁等。
今年以來,在一系列舉措的推動下,該村種植楊樹2400棵、柳樹1800棵、松柏240棵,100多戶庭院實現改造。
關系順了
“現在家里人好相處了,小孩子懂事了,鄰里間的關系更和諧了,各族干部的關系更親密了,關系更加順了。”該村黨員吐拉洪·熱合曼訴說著浩罕鄉園丁村村風的變化。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駐村工作隊積極開展鄉風治理、倡導文明生活。入庭院、進麥地,抓宣傳、聽訴求、搞幫扶,堅持“訪”上用實招、“惠”上用硬招、“聚”上用真招,與村民們在田間地頭同勞動、在庭院炕頭話生活,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來,駐村工作隊累計走訪村民1000戶、3000余人次,做到3次全覆蓋。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大力傳播現代文化理念和行為方式,充分發揮村民服務中心作用,常態化開展周一升國旗、宣講、惠民補貼發放“三結合”活動,最大限度凝聚人心、惠聚民心,引導廣大村民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駐村工作隊積極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主動與群眾“攀親戚”,采取小板凳微宣講、家庭會議討論、拉家常解疑惑等“小場面”形式,以“小切口”講清“小案例”,用“大白話”講透“大道理”,把法律講透、把政策講活、把文明講到位,為鄉村振興按下“加速鍵”。組織開展 “我為爸爸媽媽洗腳”活動,倡導文明鄉風,形成親戚越走越親、情誼越聚越濃的良好氛圍。
責任編輯:郝飛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