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甘肅訊(通訊員吳鵬)“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黃土高原地貌,在甘肅省慶陽展現的淋漓盡致。不利的自然環境,給這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帶來了諸多不利因素。
在甘肅環縣曲子鎮西溝村,村黨支部書記劉小兵(中)正在向農業銀行工作人員介紹畜草生產情況
“受制于溝壑縱橫、梁峁交錯的地理條件,環縣按照慶陽市‘南牛北羊、塬果川菜、草畜平衡、農牧循環’的總體思路,重點打造特色產業集群,牛羊養殖等主導產業已初具規模。”在農業銀行環縣支行行長吳偉介紹到:“瞄準這個思路,我支行緊盯當地肉羊、肉牛產業以及相關產業鏈,大力推廣‘產業振興貸’金融服務模式,2021年上半年涉農貸款余額達16.79億元,比年初凈增8361萬元。”
環縣是養羊大縣,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境內山大溝深,曾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之一,2019年底才脫貧摘帽。撂荒地多,土地貧瘠,曾是制約環縣曲子鎮西溝村農業發展的難題,老鄉習慣種植小麥、玉米、雜糧等傳統作物,收益低下。
圖為農業銀行客戶經理在甘肅環縣曲子鎮西溝村養殖大戶的養殖棚里調研
“過去,西溝村各方面條件差,是一個典型的落后村。但是,村民自古就有養羊的傳統,因此,村兩委班子決心因地制宜,引導群眾科學種草養羊”,環縣曲子鎮西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小兵告訴記者,“如今,草畜產業已成為西溝村的支柱產業,全村70%以上的耕地種草,75%以上的在家農戶養羊,目前西溝村肉羊存欄達5.5萬只。2020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12808元,其中來自養羊的收入占到83.5%以上。”
收入靠銷售,銷售門路哪里來?
2016年,環縣引進甘肅中盛農牧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實施百萬只肉羊屠宰及深加工全產業鏈項目,為全縣出欄肉羊的加工銷售提供渠道。
來到環縣中盛羊業發展有限公司,映入眼簾的是忙碌有序的羊肉產品加工線、絡繹不絕的冷鏈物流運輸車。“公司以保護價保底收購養殖戶的肉羊,同時,與48個脫貧戶、50個合作社簽訂了放養合同,其中48個脫貧戶年均分紅10000元,合作社年均分紅30000元。現在,公司的羊肉產品已銷往陜西、寧夏、內蒙等省(區)以及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公司副董事長陳延鋒介紹,中盛羊業目前與百勝中國、海底撈等多家大型食品餐飲企業簽訂了供貨協議,成為其長期供應商。“2020年,公司加工肉羊24.7萬只,實現銷售收入4.2億元。2021年初,我們又向農業銀行申請了3000萬貸款,用于擴大規模,預計加工肉羊將超過30萬只,實現銷售收入過5億元”,陳延鋒說。
市場逐步打開后,養殖效益隨之上升,農戶養羊的熱情更高了。“養羊讓我嘗到了甜頭,也看到了奔頭,現在賺的可比以前打工時候多多了。”養殖大戶張世云滿懷喜悅地說。前兩年,看到養羊效益越來越好,在外省一家工地務工的張世云回到西溝村,專門搞起了湖羊養殖,今年,他又向農業銀行申請了10萬元農戶貸款,自養規模已超百只。
“農民脫貧致富,老區鄉村產業振興,像農業銀行這樣的金融機構必須得‘搭把手’,我們把草畜產業才能做大做強”,劉小兵說,在草畜產業發展過程中,西溝村黨支部牽頭在9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基礎上組建了產業聯合社,構建起了“戶戶入社、組組建社、九社聯合、村社合一”的產業發展組織體系。西溝村被農業銀行環縣支行、縣農信社評為信用村。農業銀行對聯合社采取統一授信的方式,將貸款直接投放到戶,有力支持了西溝村草畜產業的發展。“去年,西溝村各合作社拿到了農業銀行的800萬元‘產業振興貸’;今年,村里各合作社又從農業銀行貸款300余萬元。目前,全村沒有一戶農戶存在不良貸款記錄,無一戶貸款逾期。全村上下正努力把西溝打造成全省種草養羊億元專業村、舍飼綠色養羊第一村”,劉小兵充滿信心。
“近年來,我們堅持抓黨建、正航向,聚力金融助推縣域三農發展,有力促進了環縣特色產業做大做強,為全縣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支持。”吳偉說,下一步,農業銀行環縣支行將大力踐行普惠金融,積極探索金融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促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新機制、新模式,為環縣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責任編輯:郝飛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