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四川訊(通訊員 吳杰 李成希)今年以來,農發行樂至縣支行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載體,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全力打造“服務鄉村振興的銀行”。
今年1-11月,該支行累計投放貸款5.89億元,同比增加3.7億元,增幅為168.95%。11月末貸款余額16.78億元,較年初增長3.76億元,增幅為28.88%。
傳承紅色基因,打造紅色旅游。陳毅故里是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四川“重走長征路,將帥故里游”旅游專線首站和四川“偉人故里”金三角紅色景區之一。
為繼承和發揚好革命精神,推動紅色資源火起來、紅色人物亮起來,該支行采用“旅游+扶貧”開發模式,獲批8億元貸款支持陳毅故居國家5A級旅游景區建設項目,并已投放首筆貸款3.6億元。該項目以原陳毅故居景區為基礎,新建國防教育綜合訓練基地、紅色研學基地,打造“紅色旅游+研學教育+干部培訓”模式,預計每年可接納教育、研學、培訓人員6萬余人次。
辦好民生實事,服務鄉村振興。該支行聚焦解決群眾普遍關注的民生問題,以實際成效兌現承諾、取信于民,不斷擴大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果。針對樂至有些地方農村房屋和村莊建設用地“散、亂、空”等突出問題,該支行把服務鄉村振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辦實事的重要內容,建立項目清單,主動為政府及有關部門提供“融智”服務。通過省市縣三級行聯動、銀政企三方協力,獲批農村土地流轉和土地規模經營中長期貸款2.5億元,已投放貸款1.58億元,用于樂至縣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項目。項目實施后,將整理復墾地塊面積約178.6公頃,惠及樂至縣寶林鎮、盛池鄉、勞動鎮3個鄉鎮52個村1544戶農戶、4656人,將極大改善項目區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農民生產條件,帶動農民脫貧致富。
注入金融活水,保護綠水青山。近年來,樂至的經濟快速增長,但環境污染防治措施并未隨著經濟的發展而逐步得到完善,大部分工業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自然水體,從而污染當地水資源,群眾對環境污染問題反應強烈。針對這一現狀,該支行把黨史學習教育激發的熱情轉化為推動發展、改革攻堅的干勁,主動到地方生態環境部門溝通協調,貢獻農發行智慧和力量,推動兩個生態環境建設中長期貸款項目共獲批3.7億元,用于樂至縣污水處理工程建設項目和童家發展區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今年在前期投放2.63億元的基礎上又投放貸款3766萬元。項目將建設樂至縣良安鎮等21個鄉鎮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和蟠龍鎮等18個鄉鎮污水處理廠站內工程,新建童家發展區日處理量5000噸的污水處理廠1座,直接受益人口近10萬人,從而提升樂至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責任編輯:石柳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