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四川訊(通訊員劉政宏)去年以來,農發行廣漢市支行秉承“支農為國、立行為民”的辦行理念,堅持主動作為、精準作為、全力作為,聚焦主責主業,以“為群眾辦實事”為具體目標,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要求,有力地支持了縣域生態、基建、安居等民生項目;通過改善公共服務質量,極大地提高當地人民的生產生活水平。該支行將農發行“糧食、農地、水利、綠色銀行”品牌形象持續穩步塑造,用一系列“精準實”的行動,有效助推廣漢市社會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事業。
堅守糧食主業,全心全力做好“糧食銀行”
堅持守護初心初衷、堅守糧食主業。該支行立足德陽天府糧倉的功能定位,始終將糧棉油信貸業務作為立行之本、成長之基、發展之源,強力固守糧食信貸業務“主陣地”,守護百姓“米袋子”安全,主動做糧食陣地的忠實衛士,全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始終將責任扛在肩、把使命化于行。該支行急“三農”之急、解“三農”之憂,通過一系列糧油貸款及產業項目貸款,推動糧油產業做大做強,幫助農民豐收增收,全心全力保障了糧食市場供需穩定和市場安全,2021年全年累計投放各類糧油貸款2.4億元,支持收儲各類糧食超過10萬噸,充分發揮“糧食銀行”的資金供應主渠道作用。
助推綠色發展,用心用力做足“綠色銀行”
廣漢市政府始終堅持優先綠色發展,推動文化與旅游大繁榮,因地制宜、深挖特色,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該支行以政府決策為指南,以“綠色銀行”為品牌,緊緊圍繞人居環境治理和新城鎮建設做文章,用心用力提升綠色產業水平并豐富廣漢生態發展內涵。
近來年,該支行向多個生態綠色項目陸續注入金融活水逾20億元,助力廣漢整體人居環境變得更清新、更生態、更環保。項目建成后,高效長效地減輕了污水對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提高了水資源的可利用程度。一攬子金融“活水”的注入,使項目周邊城鎮的環境更優美、更整潔、更衛生,民生福祉得到明顯提高。
探索“土地+”模式,聚心聚力做強“農地銀行”
改善落后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也是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人居生活環境大改造的推進工作,農發行廣漢支行知責思進、主動作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提供融資融智,服務凝心聚力探索了一條“土地+”的創新發展之路。
近年來,該支行獲批并實現投放農地項目貸款8.5億元。該項目覆蓋廣漢三水鎮、金魚鎮、連山鎮等8個鄉鎮,新建現代糧食產業示范基地共10萬畝,其中核心示范區2萬畝,輻射帶動區8萬畝。項目圍繞田網、路網、水網“三網”建設,建成“地成片、田成方、樹成行、路相通、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有效提升了土地原產能和賦予其新動能。該項貸款的及時投放,對服務“三農”意義重大,也為鄉村振興的開篇鋪好了路。
“貸動”水利建設,傾心傾力做亮“水利銀行”
廣漢依水而建、傍水而生,全境河道眾多,湔江、綿遠河等主要河流成為了廣漢居民生產、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雖然水資源豐富,但是水網建設、河道保護、水體循環等發展跟不上當地生產生活需求。做足水的“文章”、補齊水的“短板”,為廣漢“三農”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水利保障和支撐,成為了當地發展的重點和難點。
該支行緊緊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長江大保護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切實履行政策性服務職責,充分發揮“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的職能作用。
按照總行要求,該支行傾心傾力打造“水利銀行”,近年來累計向等各類水利民生項目投放貸款6.55億元,加大對廣漢整體水利生態建設的信貸投放力度,支持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及江河治理工程的建設。水利貸款的陸續投放,成為了該支行主動融入地方水利環境建設的助手,將“水利銀行”特色品牌打造成為服務廣漢水利建設的金字招牌和靚麗名片。
今年,該支行負責人在全市銀政企合作會上表示,為持續深耕“三農”事業,將再接再厲、戰鼓重錘,加強加固服務意識,持續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向縱深,進一步加寬各類民生項目及實體經濟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聚焦面,將實事辦好、把好事辦實,全力履行農發行“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的政策性職能,把“支農為國、立行為民”的初心使命厚植于廣漢市的鄉村振興及經濟社會建設中,以源源不斷的政策性金融“活水”當好廣漢各項事業發展的“服務員”和“鋪路人”。
責任編輯:田耿文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