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福建訊(通訊員李雙)現如今,網上購物已經成為年輕人消費的重要渠道,但網絡消費的“陷阱”也時常存在,令人防不勝防。日前,交通銀行福建省分行推出三個典型案例,通過以案說險的形式來提升社會公眾金融素養,防范識別身邊的金融風險。
短視頻營銷已逐漸成為一種新興的網絡購物模式。交通銀行福建省分行介紹案例一:短視頻誘導消費。最近波波在短視頻平臺看到古裝攝影19.9元體驗活動,報名后,影樓工作人員不斷誘導其升級服務,最終累計消費高達2萬元。
案例二:直播帶貨,魚龍混雜。粉絲過百萬的網絡主播直播帶貨,推出價值百元的漁具以29.99元秒殺,共30萬份。網購達人小苗秒殺后收到的卻是“三無”產品魚鉤,只值幾毛錢。業內人士表示,許多直播購物存在夸大或虛假宣傳,且不承擔售后服務義務。網購協議還暗藏不公平格式條款和個人信息泄露等諸多問題。
案例三:二手平臺“代訂”騙局。悠悠前幾天在某二手交易平臺瀏覽時發現一個酒店代訂服務,價格相當誘人。雙方溝通后,賣家讓她加微信交易,理由是低價產品不能通過平臺端支付。雙方加了微信,確定好酒店信息后,悠悠手機收到了酒店預定成功的信息,便向商家微信支付了酒店費用。兩天后,悠悠到達酒店辦理入住,卻被告知訂單已經被取消。
交通銀行福建省分行提醒廣大消費者,網絡購物盡量選擇信譽好、證照齊全的大型電商平臺,這類平臺付款有嚴格程序,退換貨、維權取證較為方便快捷;購買商品前要多與商家溝通,詳細了解商品情況和付款方式,并注意保存聊天記錄,采用安全的網上支付方式,保存相關網頁和付款憑證,索要發票,以便事后維護權益;通過移動社交平臺購物時,一定要核實商家真實信息,不要隨意掃描不明二維碼進行支付;購物時,若遇到不知名的網站平臺,不要輕易填寫銀行卡卡號、賬號、身份證號碼等個人信息。
責任編輯:曹沛原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