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福建訊(通訊員游宗洪 張傳平)目前,在被譽為“林改第一縣”的福建省武平縣云寨村,載滿鄉愁記憶的鄉村美景映入眼簾:云霧繚繞,炊煙裊裊,別致的“森林人家”;三三兩兩的旅客漫步在如詩如畫的“仙女湖畔”,與遠山青黛相映生輝……
云寨村位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梁野山腳下,全村800多人。以前因交通閉塞,土地貧瘠,是武平出名的貧困村。
后來,當地政府以建設美麗鄉村為抓手,通過“鄉村生態游”發展“森林人家”,吸引四方游客紛至沓來,帶給群眾滿滿獲得感和幸福感。
第一個“吃螃蟹”創辦“森林人家”的是外出務工農民鐘尚義。
2012年,鐘尚義響應政府的號召,回鄉創業,開辦了全村第一家以吃土雞、土鴨和原生態綠色食品為主的“森林人家”。
“當年就取得豐厚收入,比外出打工賺的錢還多。創業之初,由于沒有本錢,如果沒有農業銀行5萬元貸款,也就沒有我‘森林人家’的今天。”說起農業銀行給予支持的惠農卡小額農戶貸款,鐘尚義至今仍滿懷感激之情。
看到鐘尚義嘗到甜頭,離開家鄉多年的村民紛紛效仿,回到村里做起了“森林人家”。
80后青年鐘橋兵就是其中一位。和村里許多人一樣,大學畢業后選擇去廈門打工,2016年回家過春節,看到家鄉在當地政府的推動下,通過發展“森林人家”,帶動從事林下養雞、養羊,種植香菇、木耳,以及種植水果、蔬菜、觀賞花卉等,為森林人家和土特產市場提供原生態產品。再加上看到很多像他一樣的青年都選擇回鄉創業,更堅定了留下創業的決心。
但和大多云寨村的村民一樣,由于祖祖輩輩耕山種地,靠著自己的農家小院創辦“森林人家”,簡單的養殖土雞、土鴨維持“農家樂”還可以,要和其他村民一樣,通過種植果蔬等擴大“森林人家”規模是缺少資金的。
2019年,農業銀行武平支行到云寨村調查摸底了解情況后,將鐘橋兵創辦的“森林人家”納入白名單,及時給他發放10萬元“快農貸”。
“農業銀行10萬元貸款不到2天時間就搞定。要是沒有農業銀行的支持,我這‘森林人家'的農家樂肯定沒法辦下去。”在農業銀行的支持下,鐘橋兵的“森林人家”不僅在家里自養雞、鴨,還承包了5畝地,種植蔬菜及百香果、葡萄等水果,不僅可以滿足開辦“農家樂”自給自足需要,還可以通過自主采摘,留住客人。
“我們抓住政府梁野山景區旅游開發這一契機,將有條件和有能力的農戶聯合起來,大力發展吃、住、娛為一體的生態健康休閑游,云寨村由貧困村變身為美麗鄉村建設的典范,這其中,離不開農業銀行的鼎力支持。”云寨村支部書記說。
據介紹,截至2021年末,云礤村森林人家有36戶,平均純收入達20多萬元,全村年人均收入達2.1萬元,比林改前的2001年翻了10多倍。昔日的窮山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
隨著旅游業成為當地政府力推的“旅游富民”戰略,依托天然的原始森林及紅色經典景區等獨特優勢,農業銀行武平支行成立專項小組,與政府及時對接,進村入戶調查了解金融服務需求,為武平鄉村振興和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一攬子”金融服務方案。
同時,該支行在大力推廣“惠農e貸”基礎上,創新推出“興林貸”,不斷滿足農戶需求,為武平縣打造云寨村“森林人家”鄉村旅游、張畬村梯田喜浪米基地、新礤村“桃鄉茶韻”等集休閑度假、農業觀光提供了“及進雨”,促進了武平縣旅游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
截至今年3月末,該支行“快農貸”余額6.72億元,受益農戶4655戶。其中,發放“森林人家”、林下經濟等農家樂貸款5390萬元,受益農戶328戶。
在農業銀行“金融活水”的精準“滴灌”和政府支持下,“仙女湖畔”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也有越來越多的鄉村旅游產業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戶充滿信心地投身于鄉村振興中。
責任編輯:曹沛原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