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福建訊(通訊員宋驍寒)要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三茶”融合文章,春茶期正是好機遇。
農業銀行南平分行進一步深化茶產業金融服務方案,通過產品組合滿足茶農、茶企、合作社等各層級主體的金融需求,將金融服務嵌入到種茶、收茶、加工、銷售以及茶旅文化等茶產業的全產業鏈中,打通金融服務“三茶”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3月末,該分行支持全茶產業鏈客戶貸款余額17.25億元,比年初增加1.9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19億元。
圖為農行客戶經理走訪茶農,對接金融服務需求。陳超攝影
多維助力 撬動規模效益
武夷山市桃淵茗茶葉科學研究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成為武夷山率先進入電商領域的茶企之一。公司創始人邴貴君獨創了一條“古法制茶+現代電商”的道路。
2019年,邴貴君帶領團隊從線上電商轉型到線下發展,他開始著手技術改造,引入先進的茶葉生產設備,提升“茶科技”水平。
但是,技術升級后的回報不能立竿見影,長期投資導致企業流動性資金不足。在這個關鍵節點上,農業銀行南平分行及時為企業授信1000萬元,并在疫情發生后,積極為其申請紓困政策,實行優惠利率,讓轉型期的企業“輕裝上陣”。
同時,為廣開銷路,2021年“桃淵茗”巖茶、紅茶產品上線農行信用卡商城。在農行協助下,開展秒殺、滿減等優惠活動,一年來累計銷售近萬斤,該項目成功入選農總行信用卡惠農十大項目。
全面支持“桃淵茗”正是農行南平分行助力“茶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農業銀行南平分行持續優化服務模式、簡化流程手續,為全品種茶業量身訂制“茶葉惠農e貸”“興茶貸”、小微茶企專屬信貸產品等,圍繞“重點區域、重點產業、重點鄉鎮、重點客群”做好服務擴面,落實客戶優惠利率、提升額度等增值服務,進一步提升了服務質效,打通了、拓寬了這條通往產業富強“高速路”。
截至3月末,該分行武夷巖茶產業貸款余額10.02億元,貸款規模效應逐步顯現。
融合發展 打造產業集群
南平全市有涉茶人口35萬,如何讓更多茶農、茶企走上致富路?農業銀行南平分行把目光瞄產業集群。
中國白茶城是由政和縣和中國供銷農產品批發市場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一站式”全國白茶集散中心。
2020年,農業銀行南平分行與中國白茶城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為項目成功授信2億元;2021年,該分行成功上線了中國白茶城支付結算系統,服務覆蓋所有入駐商戶;2022年,該分行創新“銀行+白茶城+商戶”金融模式,推出“中國白茶城非標倉單質押貸款”產品,將企業“庫存產品”轉活為“生產資金”,從而實現良性可持續發展。
農業銀行南平分行以核心項目為切入點,不斷延伸服務觸角,讓普惠“雨露”滋潤更多涉茶市場主體。為扎實做好全方位金融服務保障,農行省、市、縣聯動合作,通過反復溝通協調、優化打磨方案,對接所有環節,不漏任何細節。
南平山多地廣、村部分散,從2018年開始,該分行開展信貸授信“整村推進”活動,把“惠農e貸”“小微e貸”等產品帶去千家萬戶,足跡遍布全市所有鄉鎮、95%行政村,極大提升了茶農、茶企融資可得性。目前,該分行已支持了9491戶茶農,111戶茶企。
農業銀行南平分行還將金融“活水”從單一茶產業引流至茶文化、茶旅游等領域,支持了“武夷山茶旅小鎮”等一批綜合體項目和茶文化研學游基地建設,支持茶旅領域金額6.5億元,為南平旅游產業發展鍛造新引擎。
科技賦能 茶業提質增效
科技創新是茶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也是金融服務客戶的關鍵。為了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管理,近日,由農業銀行和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武夷巖茶產業全鏈條智能服務平臺順利投產。
該項目充分運用物聯網、5G、傳感、AI等技術,全面對接涉茶企業茶園種植、品種選育、茶葉加工、農產品安全控制、產銷訂單流程化可追溯管理、各系統協同辦公等全鏈條業務流程和智能化管理需求,提供企業管理、金融服務、下游直營店和加盟店線上配送貨、資金結算管理等服務,構建了一個智慧農業生態。
“選擇在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這個農業產業化行業十強龍頭企業開展試點更有借鑒意義”。農業銀行南平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行業“老大哥”的試水,探索出一條更高效的管理營銷模式,從而帶動整個產業跨越式發展。
“智慧農業項目上線,可以實現金融科技和農村生產的深度融合,為服務鄉村振興提供了樣本”。該負責人介紹說。
責任編輯:楊怡明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