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安徽訊(通訊員曹子為 楊劍)農發行安徽省黃山市分行深入貫徹落實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開展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精神,結合地方自然人文特點,以“兩強一增”行動計劃為引領,以綠色政策性金融為抓手,以三產融合發展為導向,將土地流轉、古民居租賃、村落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有機結合,力爭探究一條可復制、可借鑒的成功路徑,助力黃山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推動徽州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和地方特色產業整體開發,服務地方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日,該分行成功獲批徽州區“村落徽州”保護與利用項目(一期)貸款3.8億元,成為創新探索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又一典型案例。
該分行以徽州古村落保護利用發展升級成“黃山模式”為突破口,專項成立“徽州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下的皖南鄉村振興路徑探索課題組”,搜集材料、實地走訪、多方對接,以“政府主導、國企實施、市場化運作”模式,重點在徽派民居保護、村落風貌環境升級、土地流轉一體化經營等方面開展精準營銷、打磨建設內容,謀劃三產融合發展新途徑、建設現代化旅游新標桿。
據了解,該項目涉及徽州區臨河村、坑上村、蜀源村和石崗村四個古村落,既是結合各村地域特色,推動“一村一品”建設,又示范帶動了其他古村落的保護利用,改變了支持鄉村振興項目點狀分布為整片推進、連片成面,達到全面振興新格局,進一步促進全面盤活皖南地區傳統村落“沉睡的資源”,讓農民的“冷資產”變成“熱財富”,讓山區的資源變成資產,為走出大山更好地流動起來創造價值。
“村落徽州”項目的實施,在改善1924戶農村住戶居住環境基礎上,深度盤活傳統村落資源,融合發展休閑度假、旅游觀光、養生養老、農耕體驗、農業創意、鄉村手工藝等產業,打造百畝特色體驗及泉水魚養殖基地,千畝智慧茶園與特色農產品種植基地。預計項目運營后,將為地方帶來13億余元的農業收入,每年可直接為地方村集體實現收入超百萬元,農民年均收入超萬元,著力打造政府、承貸主體、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共治體和生態圈,從而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體目標。
下一步,該分行將結合轄內區縣資源稟賦進行模式推廣,打造不同場景“新安山居圖”,讓“煙雨徽州、田園徽州、村落徽州”成為黃山獨特IP,走出一條具有黃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責任編輯:郝飛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