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遼寧訊(通訊員關博航 孫峰)種子是農業“芯片”,種業安全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長期以來,農發行遼寧省分行營業部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種業振興戰略和“藏糧于技”戰略,以支持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為突破口和主要抓手,連續16年累投信貸資金16.48億元,助力打贏種業翻身仗,從種子源頭守護國家糧食安全。
圖為種子研發中心。
一、接續扶持,當好種業發展壯大助推器。自2006年,該行轄內沈北新區支行就與東亞種業公司建立起良好信貸合作關系。截至6月13日,隨著最新一筆9995萬元種子產業鏈流動資金貸款順利投向企業制種一線,累計支持的信貸資金規模超16億元,占企業對外融資總額的70%以上。
16年來,在農發行政策性資金的持續扶持下,企業逐步做大做優做強,育種面積從3萬畝增長到8萬畝;種子品類由150個(次)增長至928個(次);種子加工量從1.2萬噸增長到4萬噸;銷售量由原來的1萬噸增長到3萬噸,峰值達5萬噸,年銷售額穩定在4億元左右;市場銷售覆蓋全國糧食主產區,企業由單一生產玉米種子發展成為集種子、化肥、飼料等科研、生產、經營、服務為一體的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先后被農業農村部、商務部、中國種子協會等機構授予“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試點企業”、“中國種業骨干企業”等16個榮譽稱號。
圖為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玉米種子倉庫。
二、專班對接,當好優種良種繁育服務員。在全力保障資金供應的基礎上,該行主動為種子企業提供融智服務,積極協同總、省、市、縣4級行相關部門,組建服務專班,定期組織到企業實地走訪調研,現場進行對接服務,共享種業前沿發展戰略、政策導向、市場趨勢等信息,通過專業化金融服務,當好種業企業的參謀助手,不斷鞏固銀企合作關系。
同時,該營業部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多次協調組織省銀保監局、金融發展局等相關主管部門到東亞種業公司調研參觀,幫助企業創造外部有利環境,拓寬發展空間。通過“融資+融智”金融服務組合拳,企業不斷研發繁育出高產質優的新品種,其中:玉米種子通過國家及省級審定品種1130余個(次);水稻通過省級審定68個品種;大豆通過國家及省級審定31個品種;高粱通過省級審定4個品種;非主要農作物備案78個品種,先后推出“富友”“東單”“美鋒”“迪化”等191個商標,更多的優質安全的國產種播向田間地頭。
三、竭力支持,當好種業科技創新孵化器。該行堅持將服務種業科技創新作為支持種業振興發展的重中之重,不斷“貸”動種企提升自主研發育種能力,著力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關。先后支持東亞種業公司建成國內最先進的種業研發中心,配備1000平方米的人工氣候室和400余套儀器設備,兼具DNA提取、遺傳轉化和高通量轉基因檢測等技術超前的功能模塊,還分設玉米生物育種和東北主要作物遺傳育種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業界知名科研人員達60人,新建現代化育種基地13個,組建試驗站、測試中心等各類種子研發平臺,范圍遍布全國各糧食主產區。企業實現了種業科技跨越式發展,每年有約10項技術成果、20個新品種推廣應用,95%以上具備獨立知識產權,先后被農業農村部評為首批32家“育繁推一體化”企業之一,被科技部評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四、聚力幫扶,當好種業支農惠農引導者。在該行的積極倡導下,更多種子企業主動投身“東西部協作幫扶”和“萬企興萬村”行動。先后支持東亞種業公司、新疆好日子種業在新疆、甘肅等西部地區設立分公司,擴建育種基地,加大種業投資力度,有效帶動就業,幫助當地脫貧群眾持續增收。動員引導企業參與幫扶助困,東亞種業公司先后向總行定點幫扶對象吉林大安市和貴州錦屏縣捐款44萬元;為康平縣沙金臺鄉西一棵樹村11戶困難群眾,募集捐贈1.7萬元幫扶物資;建立與法庫縣民政局、種業企業的三方聯合幫扶機制,先后幫助20名脫貧人口每人每年增收約0.3萬元。
同時,充分利用種業企業農業技術優勢,為當地農戶生產種植提供技術服務,普及耕地育種知識,幫助農戶提升農業生產力和土地綜合效益,攜手保障農村困難群眾脫貧不返貧,匯聚起銀政支農惠農的強大合力,為助力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激發更大活力動能。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