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江西訊(記者鄭長靈 通訊員史成黎)炎炎夏日,走進江西武寧縣羅坪鎮長水村,一條幽靜的小道沿著彎彎的小溪而上,每到一處,都可以目睹耳聞流水潺潺和婉轉的鳥鳴,山村群山環抱,峰巒秀麗,林木參天,十幾棵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千年紅豆杉直插云天。數年前這里還是鮮為人知、默默無聞的小山村,在2007年的林改工作當中,“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的林改經驗傳遍全國,因此而聞名。
“真的沒有想到,我在家門口就可以辦理貸款了,實現了足不出村享受到農行的服務。”長水村村民盧咸鋒高興展示著農行的掌上銀行。
2021年,武寧縣依托南昌大學學科優勢,在長水村創辦了全省首家“生態產品儲蓄銀行”,這個以生態資源經營權抵押、流轉、入股和生態產品交易、收儲為核心功能的交易平臺,實現了整村生態系統總產值核算預計16億元。生態銀行成立后,農行武寧縣支行當月發放貸款715萬元。目前,該村“生態銀行”信息中心數據總條目達到20余萬條,成交數據總數達800余條。
“生態銀行”的成立,長水村國家“4A”景區的獲批,為長水村帶來了發展的春天。農行武寧縣支行依托“生態銀行”大數據,推行了“惠農e貸”整村推進工作,村民紛紛開啟了在家創業的新熱潮。一位返鄉青年曾說道:“以前在家里掙不到錢,無奈只能外出打工謀生,如今村里的產業越來越好,在家門口就能把錢掙了,我一定會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力爭為長水村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盧咸鋒,長水村武寧悅山居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幾年前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踏上了發展旅游產業的致富路。經過多年來的發展,現已打造出“悅山居”民宿品牌,成立了菌菇培育種植基地,年營業額達到了300萬元,成為當地產業振興的排頭兵。
在創業初期,盧咸鋒并沒有多大的信心,因為做企業要承擔巨大的經濟壓力,況且產業的發展不是喊口號就可以實現的,也需要真金白銀來支持。在重壓之下,盧咸鋒一度患上了失眠,在許多個夜晚都在為創業資金而發愁。在他一籌莫展之際,村支書肖光成的一通電話,為他送來了一場及時雨。“資金你放心,農行現在針對咱們村民推出了多種助農貸款和惠民政策,我們村和武寧縣農行建立合作關系,為我們整村建檔,發放貸款。”就這樣,盧咸鋒獲得了第一筆創業資金,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產業建設。
隨著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農行武寧縣支行為“悅山居”公司發放了用于改善鄉村生態環境和鄉村人居環境,助力農業農村生產的專項資金,為公司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我想做一個魚菜共生項目,可以從農行貸款嗎?”這是長水村村民盧育全在得知農行優惠政策后,向工作人員發來的詢問。得到肯定的答復后,他立即提交了材料。在農行貸款資金的支持下,他建設起占地40畝的溫控大棚,可以實現生態循環共生,達到“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的效果。
長水村的產業潛力得到了充分釋放,在旅游、種植、養殖等領域取得了矚目發展的成果,村民的收入也從以前的幾千塊,增長到了數萬元,許多在外打工的人也慕名返鄉,開啟了創業征程。
今年初,為進一步支持長水村鄉村旅游的發展,農行武寧縣支行工作人員通過調查、評估、審查一系列流程,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為武寧縣長水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發放了貸款。“旅游開發公司,我們村集體占一定股份。真的沒有想到今年3月份能夠獲得1.4億元的旅游開發貸款。千年紅豆杉的品牌逐漸形成,我們村下一步要圍繞紅豆杉做響品牌。”村支書肖光成高興地介紹道。
現如今,長水村依托優美響亮的生態品牌,積極探索實踐“生態經濟”,走出了一條村莊與景區相融合、生態與產業相促進發展的致富之路。榮獲“全國生態示范村”“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等一系列國家級殊榮,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模范生”。
責任編輯:曹沛原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