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四川訊(通訊員李華 趙健淞)近日,在四川省廣安市辰錦火龍果農場內,一個個紫紅色的火龍果垂吊在碧綠的枝條上,從城區慕名而來的游客和市民正在大棚內樂滋滋地采摘火龍果。“以前我們都在超市購買火龍果,聽說這里能采摘到新鮮的火龍果,還能體驗鄉村旅游的樂趣,就開車過來了!”和朋友前來農場采摘購買火龍果的市民羅陳蘭高興地說道。
“100斤火龍果采摘完畢后,立馬就要送到縣城的農貿市場、水果店,我們每天早上四點半就起床采摘,當天摘當天賣,這樣顧客們拿到手里的果子就是新鮮的了。”火龍果種植戶李代斌高興地說。
火龍果長勢喜人,除了過硬的技術,還少不了資金支持。回想起與農行“惠農e貸”的結緣,李代斌感慨滿滿。
“今年的好收成離不開農行的支持啊,2022年由于資金不到位,導致種的火龍果蟲害治理不及時,收成不好,一年的辛苦都白費了,也把家底都給掏空了。還好農行及時伸出了援手,這才有了今年的大豐收。”近日,李代斌想起自己去年的火龍果種植之路慷慨良多,“當時借錢時也是顧慮重重,現在看來,這條借錢之路總算是走對了。”
李代斌,前鋒區觀塘鎮煤坪村村民。鄉親們都習慣稱呼他為“老李”。2018年,老李離開觀塘到外地學習火龍果種植技術,技術學到手,他便成了村里遠近有名的“海龜”派。將好技術帶回來,把好名片“打出去”,老李開始謀劃火龍果種植園的搭建。在煤坪村租30畝土地,就可以打造一個小型的火龍果基地了!正想干一番大事業的時候,手上僅有5萬元的老李也只能勉強地完成基礎設施建設。要想多請點人力或者引進更好的種苗,只能望而卻步。走在村里,他看到隨處可見的農行宣傳標識,“窮可貸、富可貸、不講信用不能貸”“三農為本,扶農為生,農業銀行,您身邊的百姓銀行”。于是,他想到了服務“三農”,支持農村農民產業發展的農業銀行,便來到了農行四川廣安區支行申請貸款。
農行廣安區支行通過實地走訪調查后,向李代斌發放了20萬元的“惠農e貸”,用于火龍果種植。拿到資金后的老李干勁十足,為了把每一筆錢都用在刀刃上,當時的李代斌在種植的任何環節都親自上陣,不請工人,不做宣傳。“增收節支”成為火龍果園的主要經營策略。在第一批火龍果成熟的時候,老李每天駕駛著小貨車,把新摘的火龍果送到縣城的農貿市場或者是水果店。火龍果越種越好,收入越來越多。這一年的火龍果季,他的銷售額達到了40余萬元,純利潤收入10余萬元。
這樣年復一年的經營,經過李代斌的精心打造。如今的火龍果園,已經升級為60畝的中型基地了。營業額和純利潤都翻了番。可受疫情影響,李代斌的火龍果基地在復工復產上嚴重受阻。找不到經銷商,付不了工人工資等問題接踵而至。本來是要為今年的火龍果種植季涵養土壤的時候,李代斌打算縮小種植規模來減少損失。今年5月下旬,農行廣安區支行客戶經理來到李代斌的果園了解復工復產情況,得知他目前的困境,經過調查評估,李代斌獲得了10萬元的“惠農e貸”貸款用于復工復產。
“現在火龍果基地已經達到了60畝,剔除各項開支,今年的火龍果季純收入不低于15萬元,感謝農行多年來的支持,讓我的火龍果園能夠順利建成,在新冠肺炎疫情來臨之時,又及時發放‘惠農e貸’支農貸款讓我渡過難關,利息低還放款快,真是要感謝農行廣安區支行。”李代斌感慨地說。
老李口中的“惠農e貸”,是農業銀行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的創新舉措,也是金融回歸本源、專注主業、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體現。通過運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批量采集內外部數據,建立信貸模型,從而實現系統自動審批,農戶快捷用信。該業務辦理手續簡便,授信成功后,農戶可在農行自助設備、掌上銀行、網上銀行等多種渠道快速辦理,實現線上自助申請、系統自動審批、客戶自助用信,額度最高30萬元,有效緩解農戶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農行廣安區支行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相關政策的號召,主動扛起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的大旗,因地制宜發展“一縣一產品”“一行一特色”,相繼推出“茶葉貸”“花椒貸”“種糧貸”“水果貸”“花卉貸”等多款“惠農e貸”產品,不斷創新金融服務方式,完善專業化金融產品服務模式,持續為廣大農民提供普惠、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務,助力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發展。截至7月末,農行廣安區支行“惠農e貸”貸款余額1.82億元,助力600余戶種養殖農戶發展農業生產,實現增收致富。
責任編輯:楊怡明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