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江蘇訊(通訊員陳逸霖)農發行江蘇南通市分行堅守主責主業,深度融入當地“三農”發展,不斷加大支農力度,信貸規模連上6個臺階,今年8月末達到636.7億元,用實際行動描繪了農業政策性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大美畫卷。
從“收得好”到“端得牢”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該分行始終堅守主場主業主責,致力做穩糧食信貸業務,十年來,累放購銷儲貸款超240億元,支持收儲糧食超930萬噸,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瞄準這一目標,農發行南通市分行堅持把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作為立行之本和發展之基。不僅要解決農民“賣糧難”問題,還要保障老百姓的“米袋子”裝得足、飯碗端得穩。
在十年的支農實踐中,該分行積極開展服務鄉村振興調研和示范點對接活動,深入走訪知名糧食企業、種糧大戶和經紀人,掌握糧食收購生產形式、市場走勢和資金需求等第一手資料。以“品牌建設”提質增效,以“龍頭帶動”做強規模,加大扶持龍頭示范企業培育優質糧油品牌,推動糧食產業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積極扶持“東盛米業”“南山面粉”等龍頭示范企業培育優質糧油品牌,有力保障了南通地區“米袋子”“菜籃子”供應穩定。疫情期間,投放近8000萬元支持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江蘇省銀河面粉有限公司復工復產,有效保護了南通地區農民小麥種植積極性,保障了糧食生產穩定性。
該分行積極發揮在金融扶貧中的先鋒、主力和模范作用,融資、融智、融商、融情,累放脫貧攻堅貸款近16億元,精準幫扶原國定建檔立卡人口1000余人過上小康生活。
從“深度貧困”到“增收致富”
在保障好南通本地民生要事的基礎上,該分行堅定扛起社會責任,積極響應國家戰略號召,服務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自2017年以來,該分行在全省農發行系統中率先利用“東貸西用”模式,向廣西鑫緣集團累放貸款6.3億元,支持企業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該集團在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建設30.4萬畝桑園蠶業基地,通過打造“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幫助當地近5萬戶蠶農實現人均收入超2萬元,帶動當地1200多戶脫貧戶增收致富。
從“先天不足”到“提質增量”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重中之重。該分行聚焦富民惠民產業,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助推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助力實現產業興旺。
十年間,該分行堅定不移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耕地質量,夯實糧食安全基礎。累放貸款超41億元支持南通建成近百萬畝高標準農田。有效解決了南通農村人多地少、田塊零散、基礎設施落后的情況,打牢現代化農業發展基礎。
南通啟東南陽鎮為鄉村振興試點示范鎮,現已逐步形成地平整、田成方、林成網、水成系、路成環的現代化農業新畫卷。高標準農田設施條件大幅度改善,實現旱能澆、澇能排,穩產高產,“十三五”以來,啟東水稻單產、總產均創歷史新高。
但這一成果的取得卻實屬不易,啟東成陸較晚,耕地中有許多鹽堿荒灘,發展農業“先天不足”。該分行不等不靠,深入分析形勢,搶抓政策機遇,加強頂層設計,全面謀劃農地文章。投放近25億元支持啟東市高標準農田建設,在2年內建成高標準農田超46萬畝,覆蓋全市13個鄉鎮,實現每畝產值增加500元以上,農業洼地變“標桿”,央視CCTV-2經濟半小時欄目專題報道啟東高標田建設成效。
從“傳統發展”到“亮出特色”
該分行立足特色資源,大力支持拓展糧食全產業鏈,不斷加大對現代園區建設、果蔬加工、水產品養殖等特色產業支持力度,通過支持南通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園區項目,形成上下游緊密相連的產品鏈企業集群,支持優勢龍頭企業開展農產品一體化購銷,助力構建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提檔升級。
該分行助力糧油客戶“走出去”“引進來”,多年來為南通一德公司開立大額遠期信用證超3億美元支持大豆進口,支持通州出口冷凍食品企業江蘇嘉安食品,讓中國果蔬走出國門。
該分行還大力發展國際業務,2022年初辦理全省農發行系統首筆境外直接投資外匯業務6000萬歐元,為企業進一步擴大對外投資規模、布局國際市場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成為其“走出去”戰略的重要金融伙伴。
從“靠江吃江”到“以養代捕”
該分行堅持把生態治理和發展特色產業有機結合起來,走出一條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十年禁捕”是扭轉長江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的關鍵之舉,該分行積極支持長江珍稀魚類供種等創新基地建設,累放近9億元支持中洋等企業開展長江珍稀魚類養殖,助力南通特色種業發展。目前,中洋長江刀鱭養殖規模已突破百萬尾,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刀魚繁養基地。
從“憂居”到“宜居”
民之所盼,農發行之所向。十年間,該分行大力支持改善城鄉發展面貌,累放近350億元支持覆蓋全域的安置房項目超60個,建成安置住房近6萬套,惠及農村人口超14萬人,城鄉農民居住條件煥然一新。120億元民生住房貸款項目成為“南通樣本”,是迄今全國農發行系統單筆金額最大的安置房項目。將“四好農村路”建設與發展全域旅游有機結合,大力支持農村公路項目建設,十年累放貸款近10億元建設里程近500公里,舒適暢行的交通路網逐步完善。依托農路的建設,大力支持綠色生態旅游發展,亮出江海文旅特色。堅持推動生態美麗幸福河湖建設,累放水利貸款超210億元,支持全市治理河道300余條、超200公里,助力南通打造“城依水、水抱城、水城一體”的濱海水鄉特色城市,擦亮“水利銀行”品牌。
從“工業銹帶”到“生態秀帶”
企業占用、碼頭圍城,“濱江不見江、近水不親水”曾是南通人民心中的痛。十年間,該分行堅決落實關于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決策部署,推動長江生態環境和發展質態實現質的飛躍。十年來,累放超300億元長江大保護貸款,成為南通金融同業中參與度最廣、最深的銀行。
“化工圍江”是長江水資源污染的一大困局,十年來,該分行主動服務南通市委市政府破“化工圍江”、治“長江病痛”的決策部署,第一時間對接支持化工園區“騰籠換鳥”“砸籠換綠”“開籠引鳳”,解決資金難題,累放貸款超26億元,“一園一策”支持南通三大化工園區“關停并轉”綜合治理,掐斷入江最大污染源。
該分行投放9億元支持南通五山濱江片區生態修復,加速五山濱江片區生態修復進程,在整體搬遷近6萬平方米建筑物、修復整治超41萬平方米土地后,實現了“生產型岸線”向“生活型和生態型岸線”轉型,集中展現了南通“山水文化、濱江風貌”的城市個性和特點,五山森林公園成為南通首個國家級森林公園,擁江攬海、和諧共生,已成為南通的生態綠色廊道。當地群眾欣喜地說:“這里就是我們的‘城市客廳’。”
責任編輯:田耿文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