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上海訊(通訊員胡冰晶 張鑫彥)黨的十八大以來,農發行上海分行金融市場部(前身為上海票據平臺、上海資金交易中心)始終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總、分行領導下,堅持合規經營、強化市場研判、謀劃業務拓展、推進客戶群建設,近10年來,累計辦理存放同業業務19941億元;票據轉貼現買斷交易量7033億元,其中2020年票據凈買斷交易量在上海票交所近3000家金融機構中排名第3,年末票據托管余額位居在滬注冊金融機構第三。上海分行金融市場部作為總行在發達金融市場的“前沿窗口”和觸角,有力發揮了資金交易業務對全行資產負債管理和流動性的調節作用,有力支持了中小微企業的融資,也順利實現了與金融同業的互惠共贏。
一、筑牢風險防線,搭建準專營經營體系
作為全行資金營運管理的重要單元,在總行資金部指導下,農發行上海分行金融市場部建立了準專營的組織和管理架構,形成了資金交易業務穩健發展的有機整體。通過多次走訪同業,結合分行實際,起草《同業業務賬務處理方案》及《對交通銀行賬務體系設置情況的調研》等報告,參與總行協調會,為同業專營記賬方案的確立發揮了作用;在總行業務管理框架內,結合不同階段業務操作要點、系統變化和業務模式創新,數次制定存放同業及票據業務操作細則;在同業業務上,明確前中后臺部門職責,強調“雙人雙線”內控機制;在票據業務上,劃分營銷、清單審核、系統經辦、復核和審批崗,建立部門、團隊和崗位制約機制,有效控制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自業務開辦至今,上海分行金融市場部堅持合規經營,風險管控有力有效,未出現一起風險案件。
二、關注市場動態,提升研究分析能力
農發行上海分行金融市場部定期參加長三角票據聯席會議、上海金融機構會議等交流活動,掌握宏觀經濟形勢、了解市場發展動態,投研能力逐步提升。每日關注事件動態,通過調研與分析,持續跟蹤,了解各類銀行機構交易策略。認真分析每一客戶的風險偏好,分門別類進行歸類,實行分類管理,并根據市場的變化有針對性開展業務營銷和制定收票策略。結合主題教育活動,開展多次同業調研,形成調研報告,及時傳導,提供市場一手信息,為總行票據交易策略提供決策參考。逐步樹立“深入市場一線,了解同業動向”理念,對“貼現通”“標準化票據”等一系列市場前沿產品持續關注,通過參加各類培訓、同業拜訪等方式,對創新產品設立目的、參與主體、操作流程、市場規模、對我行影響等深入剖析,撰寫調研文章數篇。指定專人參與總行結算性同業存款調研,厘清同業存放制度、系統和流程等,為進一步夯實業務儲備品種打下基礎。三、加強客戶群建設,促進業務高質量發展
農發行上海分行金融市場部結合農業政策性銀行市場化籌資和同業業務特色,加強與在滬同業機構的交流溝通,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取長補短、合作共贏的發展態勢。一是搭建市場報價機制。票據業務上,逐步實現了由“被動接受價格--主動研判--主動報價”的轉變。目前同業機構已將分行金融市場部報價作為票據市場基準價格之一,收錄于主流“票據市場評論”公眾號中,供全市場參考。上海分行金融市場部主動議價能力、市場影響力和工作效率逐步提升,獲得同業機構廣泛認可。
二是增加客戶黏合度。按照總行“四大工程”部署,通過與同業開展黨建“聯學共建”、參加各類培訓等活動,拓寬客戶廣度,挖掘客戶深度;通過以總行級或上海分行同業客戶帶動全轄業務整體發展。截至2021年末,同業客戶20家、票據客戶170家,市場影響力顯著提升。
三是加強農發債營銷。主動拜訪各類金融機構,克服在滬法人金融機構大多數納入總行承銷做市名單、農商行僅1家、村鎮銀行只能開展屬地化線下業務等不利因素,在行領導帶領下,2020和2021年成功營銷同業客戶29家,認購農發債合計41億元,認購數量和金額連續兩年名列“兩部兩處”第一,同業客戶群建設取得實效。
四是輔助總行債券發行。加強與在滬農發債主力承銷商溝通,定期配合總行召開相關座談會,輔助總行完成歷次在滬金融市場創新發行。
2022年初,在北京交易室因疫情關閉導致總行無法正常開展發債業務的緊急情況下,分行金融市場部接受總行委托,勇擔資金部在滬發債的延伸觸角,聯系上清所、核對發債要素、進行系統操作,確保總行發債業務平穩運營。
四、聚焦創新發展,探索業務辦理模式
農發行上海分行金融市場部充分發揮上海金融機構集聚、信息資源流動快速、產品創新意識強等優勢,積極推動業務模式創新升級。
一是研發落地同業業務辦理模式。2020年疫情初期,為確保人身安全,緩解全行階段性資金“堰塞湖”現象,主動向總行匯報“總對總協議+報文”模式,并草擬“總對總協議”和“補充協議”,分別與興業銀行、浙商銀行完成系統內首單“補充協議”“總對總協議”業務,截至2021年末,通過該模式累計辦理業務6500億元,占2020年以來交易額76%。赴商業銀行現場學習線上化業務操作,了解客戶端配置、成交單格式及回款路徑維護等特點,起草《線上化業務操作流程圖》及《存放同業與存放同業線上化異同點》等并上報總行,為總行開辟線上化業務模式提供參考,并與上海農商行落地系統內首筆同存線上化業務,通過該模式累計辦理業務297億元,有效降低操作風險,提升工作效率。
二是創新開展“托收票”業務。積極開拓思路,研究分析“托收票”交易收益率及可行性,在總行支持下,完成系統內首筆托收票交易,有效應對存放同業與票據轉貼現利率倒掛現象,在防控風險和不影響信貸規模的前提下,提高了資金收益,豐富了流動性調節業務品種。
三是牽頭辦理電票貼現業務。組織分行職能部門,成功探索出系統內首筆小微企業電子票據貼現業務,既有效緩解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又打通了系統內票據來源渠道,為轉貼現交易服務全行資產負債和流動性管理提供票源儲備。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